“京师变乱!”
公孙佳脸色不变,往下看了一眼,道:“知道了。来,桌子收一收,都等我一下。”
然后与单宇、单良、赵锦去了小书房。
单良问道:“有事?”
单宇道:“京师变乱,校尉护着妹妹出城了,她们是安全的。海七星随军平叛,回来之后拜见了梁平,”她边说边把信递给单良而不是公孙佳,然后紧张地看着公孙佳说,“因大长公主病危,枢密等人侍疾,海七星、梁平就率部围攻别宫。有心算无心,别宫守卫没有主将,一时慌乱,让他们劫持了上皇。”
公孙佳心跳得厉害,问道:“变乱平息了吗?”
“还不知道,在等下一封信。”
“什么?居然没有平息?哥哥在干什么?赵司翰在干什么?容逸又在干什么?章旦是干什么吃的?!京郊大营呢?”
“这个,是妹妹的信。”单宇把另一封信递给了公孙佳。
公孙佳看了一眼,信写得很潦草,信笺也是普通的纸张,很粗糙。上面写的是:荣校尉已经护送她去了京外公孙家的庄子上,妹妹已然点起了私兵,公孙家的私兵雍邑有一部分京城也有一部分,现在妹妹打算利用京城的这一部分。她打算带着这一部分私兵,到京郊大营去,希望能够调动大营进京平叛,如果平叛不顺利,她就赶紧回雍邑,尽量把皇帝抢出来。如果抢不出来,她也会顺手抢个什么近枝宗室的,请公孙佳一定要准备好。
最后一句话让公孙佳皱起了眉:“章旦可能靠不住了!京城的情况不对,我原以为,他们哪怕动手,也要到陛下有意外发生的时候,没想到……元铮不在,让汪斗守好城池,凌峰重新核算人口、粮草等一应数目做好准备,让小高与邓凯一道,领兵去接应妹妹。务必打探到外婆他们的消息,联系上赵、容等人。通知元铮,快点赶回来。叫余盛准备好,一旦有变就抢收庄稼。可恶!派出斥侯!”
赵锦道:“莫慌!您在雍邑,无论什么人都要取得您的支持才行!这种事儿我见得多了!这事可大可小,可无论大小,只要您这儿稳住了,女公子、太夫人她们就是安全的!何况,事情真的由上皇做主吗?未必吧?”
公孙佳道:“当然不全是,章旦父子怕是也有别的想法了。可是我不能赌,那样就被动了。王济堂说的取舍……不能耽搁了!传令下去吧!刚才点到名的人,都要保密!有了新的消息再召集百官,现在先不要告诉他们!”
“是。”
公孙佳在心里盘算着京城的人口、兵马、粮草等等战争资源,忽然有点后悔,上个月那批粮食不该运进京的!
第313章 逃离
“派出人马,拦住出入京师的各条要道,京师变乱的消息不能扩散。不,也许现在已经晚了,但是扼住消息依然重要。让薛珍带队!”
“从现在起,一粒粮食也不许往南运!”
“不许贩卖马匹南下!”
“收紧度牒,不要再发啦,严禁擅自剃度僧尼道士!”
“今年无论京师如何,科考照旧!太学生的待遇不变!”
虽然说是保密,但是公孙佳仍然一道命令一道命令的往下发。赵锦与单良对望了一眼,他们俩更有经验,一看这命令就知道这里面有了一丝“自保”的味道,已是对京城的情况做了最坏的打算了。
赵锦低声道:“您还要预防一件事——雍邑官员亲属多在京师,如果以家眷、亲族为要胁,许多人是会妥协的!”
公孙佳道:“我把守城军士的家眷已经都迁过来了,雍邑必然不会出现大乱,只要不乱,就能从容应对那些变故。或者出兵解救,或谈条件都行。这是最坏的情况。”包括她家的私兵,都是带着家属来开荒的。军心不乱,其他的就好说了。
单良道:“情况或许还没有那么糟糕。有陛下在,宫中禁卫的都是什么人您是知道的。哪怕章旦父子有异心,放出上皇来搅乱局面想要混水摸鱼,他们也不能让局势变得不可收拾,更不会四面树敌,至少不会首先将您作为敌人。”
公孙佳道:“就怕一旦乱起来,事情就不受他们控制了!这群王八蛋,以为自己有多么厉害吗?他们起得了头,却未必收得了尾!草甸子上放一把火,点得起火他们灭不了火!乱兵有什么军纪?还有无赖流氓趁机作乱,不会太好的!何况那是在京城,许多人不敢下格杀的命令!”
这话是真的。公孙佳如果在,她敢下令作乱者格杀勿论,她不在,无论是钟源还是政事堂的另几外,恐怕都没这个狠心。如果霍云蔚在,他或许也能做出果断的决定,其他人真的难说。赵司徒如果在世,他是公孙佳认为有狠心的文臣,赵司翰就不敢保证有这份心了,容逸恐怕也要顾虑到种种礼仪规矩。
还有一个梁平,他虽然脑子不一定好使,但是打仗的天赋是真的有,如果让他把章嶟给劫出了京城,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连年的灾变,消耗的不止是国家的物资储备,还有百姓的信心。章嶟居然是完美地躲过了这一段“天谴”的岁月,如果他登高一呼,那是真的要完蛋!
“但愿有人能狠得下心来!”公孙佳喃喃地说。
单良小声说:“无论如何,手里有兵的,都能留存到最后,无论是妹妹还是枢密,手上都有兵!”
赵锦心中不是滋味,她与一双儿女算是站对边了,可娘家大部分人还是在京城里的。与赵司翰再有矛盾,赵家遭遇这样的变故她也是不想的。现在派兵去京城也不大现实,公孙佳可以派兵去“接应女儿”,这没问题。但是“拥兵入京”就是实打实的造反了!没有奉诏的时候是不能这样做的,做了,就意味着要和权力告别。赵锦内心十分煎熬。
公孙佳自己心里也急,虽说钟源有兵权、钟家有兵,但是大长公主重病、钟秀娥还在钟家,怎么也不能不担心。她还有另一重担心——宗室们会怎么样。延安郡王引了更多的宗室入朝有几年了,这群人也不是省油的灯。不过有岷王在,问题应该不大。
宫里她倒不太担心,禁卫在,章明靠谱,梁平应该不能进入宫廷——他从来就没有在禁卫上干过,他不熟悉这个活,逼宫也得费点劲,有那功夫,钟源也能就近调京郊大营保驾了。
她把问题逐条想了一下,说:“最糟糕不过是章嶟逃出京城。至于赵相他们,大门一闭,熬到变乱平息还是不难的。京中不是没有明白人,应该能够应付。只要陛下下旨平叛,哥哥去夺了章旦的兵权,关闭四门,请上皇回别宫养老。剩下的蟊贼不足为虑。”
赵锦一听觉得也对,心下渐安,说:“就看能不能稳住乱局,只要不大乱,就没事儿。”
几个人自认已经把最坏的情况都考虑到了,实际上的情况可能要比这个好得多。妹妹纵使调不动京郊大营,她也是安全的。京城里面呢,即便会有骚乱,肯定会有一些伤亡,应该也只是小规模的,动乱更有可能就是被宫里的几道旨道一出,京郊大营奉旨勤王,几位重臣一弹压给稳下来。然后就是换人,清算。
他们定下神来之后,更担心的是大长公主会不会因此受惊加重病情,由此再生出什么事端来。
此时的他们忘了一件事——如果他们设想的其实还不是最糟糕的情况呢?还有更糟糕的呢?
“快快!”妹妹低声催促着。
她和荣校尉俩人计划得还挺好,荣校尉一面反醒为什么没能提前发现海七星的行动,一面还能把府里的人带出城来,已是相当厉害了。
两人的计划很简单:出城,带兵进城,平叛,结束!
公孙佳的女儿也不能把两千号的私兵都驻在京城里,公孙府里至今也有有个一两百人而已,妹妹和荣校尉估计了一下人数,对比街上的乱相觉得不够使的,一面派人给钟府报信,一面派人向宫中汇报——陛下,我出城调兵,我看你伯父章旦不太可靠,你小心,看到他带兵进宫别给他开门,只让他一个人进!
然后两人就留下一百人看家,带着一百人冲出了城去!她从城内往城外去,那是相当方便的。
这个时候去找章旦理论提醒?开玩笑,京兆都出动了,章旦那儿安静得要死!开什么玩笑?谁知道章旦是怎么想的?
妹妹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冲到钟府接到钟秀娥然后去宫中,宫里有皇帝、有禁军,非常方便。二是冲到城外,调兵。她很直接地对荣校尉说:“章旦靠不住,咱们出城!”此时还还没黑,也就是说,章旦根本不存在“都睡着了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不动,只能说明要么章旦有异心,要么章旦是个废物,反正都是靠不住!
俩人先到庄子上点私兵,同时让庄子上的佃户集结起来自保,在庄子上趁点兵的功夫给公孙佳去了封信。然后带上私兵去了京郊大营。此时天色已暗,京郊大营还不知道京城变乱的事情,妹妹带着两千号人过来,他们还以为是什么胆大包天的死鬼来找死奔袭他们呢!
两下点起火把打了照面,互相核验了身份,两下才互相放下了兵器。妹妹冲领头的张闯说:“带上兵马,咱们走!回京平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