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长到二十岁,突然就对一个萍水相逢的女子上了心,本来已经不敢多想,甚至因为她不愿搅进连家庄共妻的习俗里去,结果回家一看才知道,她竟然本就应该是他的妻子。
如果是她的话,似乎倒也不错。
原来她叫香果。
屋里坐着的三个人谁也没有说话,厉谨锋皱眉想着什么,纪香果局促地坐在他身边,厉谨瑜则是来回打量大哥和他们厉家的小媳妇。
一直沉默下去也不是办法,纪香果猛地站起来,只说要去做饭,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只剩下厉家兄弟两个坐在屋里大眼瞪小眼。
“你怎么也跑回来了,可是出了什么事?”厉谨锋问。
“父亲叫我来请你回去。”厉谨瑜似乎嗅到一丝若有若无的香气,他还当是脂粉香,也没有多想,“你走时他就舍不得,况且青州境内的乱匪割了一茬还有一茬,你也知道他信得过的人不多,我又不是领兵的料子,好些事都等着你回去料理呢。”
厉谨锋无奈地说:“只是这些事?如果没有别的麻烦,当初我也不会走了。”
“你走之后,若兰那丫头被父亲罚跪了三天祠堂,到现在还被关在屋里不许乱跑,你回去后也不必理她,照常行事就是了。”
“这事且容我想一想。”
话到这里就不必再多说,厉谨锋起身去帮纪香果做饭,只剩下厉谨瑜站在门口,看着他们两个亲昵的说说笑笑。
吃过午饭之后,厉谨瑜就出去联企鹅群六35^48o94o络泥瓦匠,只说明日起家里要盖新房,一直拖到夜幕低垂才回了家。
因为厉家小屋的外间只有一张小床,小篆就被安顿在了同宗的叔婆家里,晚饭过后,兄弟两个又说了几句闲话,眼看时间不早,就各自休息了。
厉谨锋躺在床上,照例把纪香果揽在怀里,想了想,才说:“你也知道我们家父母早亡,九岁那年又赶上大旱,村里家家都吃不上饱饭,我没有办法,只好带着谨瑜跑到外面去寻条生路。”
那时他九岁,厉谨瑜也只有七岁,两个孩子在外流浪,只能依靠乞讨果腹,漫无目的地走走停停,一年后终于遇到一位好心人。
那人叫李兴言,是世家大族李氏的嫡系子弟,听闻他们的身世之后就把他们认作义子留在身边照顾,平时好吃好喝的养着,又让他们入了族学,已经见惯人间冷暖的两个孩子对他感激涕零,相处时也和亲生父子没什么两样。
义父是个痴情人,与妻子相敬如宾,虽是世家大族出身,却没有侍妾通房,可惜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多少人劝他纳妾,可他一直不为所动,最后说的烦了,便向所有人昭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