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一个天才</h1>
林重阳自然不会跟他们听墙角去,躲了一天有点闷他就在院子里溜达消食儿。
赵家的新宅子四进,分别带着东西跨院,后面和东西也留足空间待以后扩建。乡下土地便宜,总有办法既不僭越,还能盖起一座大大的宅子来。
赵文藻成亲的院子是正院,东边的跨院是赵文成的住处。
他从角门过去,恰好看到赵文成坐着轮椅带着小厮要出来。
见到林重阳,赵文成笑道:“正要去找重阳贤弟聊天呢。”
林重阳笑道,“我也正要来找哥哥聊聊。”他对赵文成非常钦佩,由衷地欣赏。
赵文成虽然经历凄惨,但是身残志坚,自从被林重阳救了以后,看着弟弟继续读书振兴门楣,他从没有自怨自艾、自暴自弃,而是积极配合治疗,空里也日以继夜地读书。后来在林家堡那段时间,他和蒋奎十分投缘,又见识了林重阳编写的那几套科学基础课本便一下子就被迷住,学得废寝忘食。最后他反而是学得最好的,而且这些根本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一直希望能有更高阶的课本来学习。
他是个聪明睿智的人,读书很有天赋,如今没的科举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林重阳勾画的那些科技发明中去,什么减震马车、高效水车、自动磨坊、避雷针……
自然也包括他自己的这个轮椅,轮椅是林重阳的点子,两人一起设计的。
当初两人一起商量着画线稿,一帮人出谋划策,加上老木匠的建议,几经修改最终做成的。
“马车不就是将个小房子安在轮子上,咱们把椅子安在轮子上,不就可以给子坚兄当轮椅了吗?”
当时他这样一提,大家就十分好奇,立刻行动起来。事实证明,这些人的行动力,可是非常强悍的!
现在看成品,就是椅子上安俩轮子,有把手可以推,赵文成自己也能通过转动轮子来控制前行。
后来赵文成还对轮椅进行了升级,加个简单的刹车系统,至少他在村里逛的时候,不至于一不留神一个下坡就给他摔下去。
两人就轮椅交换了一下意见,林重阳仔细观察了一下,果然比之前更好用了不少,笑道:“看来已经很成功,到时候咱们可以做了成品放在铺子里寄卖。”
赵文成十分赞成,“有了这个那些痛失腿脚的人也能有个安慰。”
俩了一会儿,他请林重阳去屋里看他写的笔记,他写了很多心得笔记,还设计了一些小机械,可以改进水车、辘轳、马车等。
进了屋里,林重阳发现他的房间只有西间有炕,堂屋和东间都是打通的,一张长长的大木桌子,上面摆放了不少机械模型,有小水车、马车、轮椅、避雷针等。
他和蒋奎一样,直接把房间变成了实验室。
“子坚兄,你太厉害了。”
赵文成自己转着轮椅,去给林重阳倒了杯山楂水,“重阳这是取笑大哥呢,大哥做的都是你说过的。”
“小弟只是大略提了一下,过程却是大哥做的,的确了不起的。”林重阳是由衷佩服,更何况这个人还是赵文成。
赵文成把自己的那些计算稿拿给他,又捧过一个小型避雷针,“重阳,你看这个避雷针,是我按照你说过的样子做的。”
林重阳看了看那个避雷针,针是用一根小拇指粗的铁杵做的,顶端磨得尖尖的如针一样锋利,中间安了一个圆球,低端有一个底座,然后有两根细细的铁丝垂下来。
当初林重阳是用唐代《炙毂子》里的一则小故事当引子说起来的,不过他觉得那个避雷针应该并不是很成功,否则历代皇宫不会不沿用,而明代是皇宫雷击火灾高发的时期,三大殿就曾被雷火劈过,损失惨重。
皇宫内的每一座大殿修建起来都不容易,不但民脂民膏堆山填海,工匠役夫也是死者众,就殿内的那几根大柱子,每一根要从云贵川蜀深山运到京城都要耗费将近三千两白银!!!
所以林重阳还是希望自己能用超前的知识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让当下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
当然这些事情靠他一个人不成,所以他才不遗余力地发觉各种人才。
赵文成这方面非常有天赋,且他不能科举,做这些文人所谓的“奇技淫巧”再合适不过,不但没人指责,反而会说他身残志坚。
“子坚兄,这个避雷针实用过吗?”他跟赵文成说过,凡是造出来的新玩意都要在现实中检验过,否则很危险。
尤其是避雷针,如果制作不当,到时候用起来对人们的危险只怕比不安避雷针的危险更大。
毕竟这玩意说是避雷针,其实是个引雷器!
赵文成笑道:“重阳放心,我带人装过的。五六月多雷雨的时候,我们去了莱山住了一段时间。我们在山上最高处垒了三个六丈高的哨塔,把避雷针装上,避雷针下来的铜丝用的是我们能找到的最好的,下面绑上铁板埋在土地里。为了试验避雷针是否管用,我们又弄了长两丈的细铁棍弯出去引雷。”
他将那个避雷针放在了桌上的一个假山哨塔模型上,又插上一根铁条,模拟当时的样子。
“如何?”林重阳双眼亮晶晶的,如果能成功,这就是一个大创举,小玩意大用处!
“第一次劈了两下就被雷击了,我们拿下来修改过然后重新装上去,第二次劈了三次,第三次劈了六次,第四次劈了十三次,一个夏天总共劈了两百多次,最后我们终于做出这种劈也劈不坏的避雷针来。”
其实就是做成了真正的避雷针,可以用来装在高大建筑物上将活跃的电荷引入底下,从而使得建筑物可以在雷雨天安然无恙。
“真好,子坚兄可是做了了不得的大事,所有人都会感谢你的。”林重阳凝视着那个小小的避雷针模型,很是激动,却也忍不住有些担心,“试验的时候有没有人受伤?”
赵文成道:“有你的叮嘱,我们都很注意,引雷的时候没人在上面,所以并没有受伤。”其实开始还不那么在意,结果看到哨塔直接被一团青白色的火焰雷击中,之后一个个就老实了。
五六七月是雷雨多发季节,今年尤甚,有不少地方的遭了雷击,有的树被拦腰劈断,有的建筑被雷击起火,烧得精光,黄县因为在海边雷火尤其厉害,县城的种类就被雷火击中烧了大半。
林重阳欢喜道:“这样来年就可以拯救很多高大的建筑了。”
“府城的钟楼、村里的祠堂今年我们都安上了。”
“子坚兄,不如你和我们一起去京城吧,咱们去拯救皇城的高屋大厦去。”林重阳一激动就邀请赵文成一起北上,反正他爹娘赶路一定会龟速,再加上赵文成也不会更慢的。
赵文成心下一热,却摇头:“我一个废人,可不能去拖累你们,在家里做些事情也挺好的。”
林重阳不想他的才华被埋没掉,就算朝廷不赏识科技人才,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要他们做出百姓需要的机械,有市场需求就会畅销,到时候就可以名利双收!
只要带来利益,就会有人重视。
像减震转向马车、高效能水车、简易自行车、避雷针等等,这些都将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推广起来会很容易!
而且他和赵文藻在翰林院,近水楼台,可以查阅很多书籍,多么方便!
他越说越觉得这个计划可行,不但他去,蒋奎也去,回去就买田庄,到时候他们可以住在庄子里,离着京城不远,往返也方便。
赵文成却觉得虽然自己在家里可以做这个那个,但是去京城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京城卧虎藏龙,自己不嫌弃自己,可难免会惹人非议,到时候给弟弟和林重阳添麻烦。
不过林重阳已经拿定主意也不和他争执,只把话题拉回到赵文成的一些小发明上。
赵文成很兴奋,献宝一样给林重阳看,“都是你说的那些原理,真的非常神奇!”
其实古代关于杠杆原理、磨擦、浮力、滑轮等都有研究,只不过很多知识都是工匠们在日常劳作中摸索出来的技巧,并没有系统地总结起来,更加没有上升到原理的高度。
再者表述方式枯燥难懂,容易让人误会,所以感兴趣的人很少。
现在林重阳用简单通俗的词汇表达出来,每一个原理后面跟着好几个有趣的故事,通俗易懂,赵文成这样有天分的学起来就容易得多。
林重阳能在本科、读研、读博之后,还能记得这么多理科知识,绝非偶然。
前世读本科时期为了赚钱她同时做好几份家教,初中高中生、文理科都有。
读研期间有阵子混论坛,时常和人怼,不忿理工男们总是讥讽文科女没脑子没逻辑理科瘸腿之类的,特意拜了土木工程系一位师兄,还有中科院一位数学物理天才,恶补一段时间的理科知识,别说简单的中学数理化,就算大学有些专业的数理化她也能说得头头是道,当初纯粹是为了掐架怼人故作专业学的……没想到今生还能为社会做贡献,也算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一世记忆力格外好也有很大的关系。
他给赵文成的学习手稿指正几处错误,又解答诸多疑问,把赵文成感动得直说“传道受业解惑,师者。”内心里,他早就将林重阳当成了自己的老师。
他觉得老师这个称呼才能表达自己内心对林重阳的尊重和特别,跟先生、宗师这些其他人通用的称呼是不同的。
而林重阳也觉得赵文成是个思路敏捷、条理清楚的人,和他聊天自己思路也异常活跃,能涌现很多灵感,既能温故知新还能互相启发。
林重阳把玩着那个轮椅的小模型,对自行车雏形也有了灵感。
“既然我们可以用俩轮子做轮椅,是不是也可以做一辆架子车骑着代步?两个轮子,上面一个小座位,骑着这个比坐马车简单省地方。”
没有橡胶、车链这些都不要紧,毕竟最初的自行车也没有这些,那时候连转向装置都没呢。
他不需要万事俱备,只需要挑头将这个模型做出来,高手在民间,那些有着精湛技艺的大匠们一定可以推陈出新,很快就能改进设计出更好的产品来。
赵文成一听就有兴趣,让小厮拿软泥来捏模型,木雕模型麻烦,软泥捏要快,直接在炉子里一烧就好。
林重阳则拿了炭笔在白麻纸上画线稿,有过硬的素描功底,画样稿还是很有帮助的。
赵文成的线稿图就是跟他学的,不过林重阳只教过他简单的,其他的就是赵文成自学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