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霍地起身,走到了窗边,那小胡子锦衣卫的目光默默地追随着皇帝,也转过了身。
皇帝微仰着头,视线穿过窗外枯槁的枝桠凝望着湛蓝的天空,望着青州的方向,脑子里想的是袁又介。
袁又介是青州布政使,这些年在青州说不上功绩卓越,也算是有几分功勋的。当袁又介十月携女来京述职时,皇帝也曾头疼过要把他放到什么位置上。
皇帝舍不得把袁又介放到富庶的州郡,想着青州贫瘠,最后让他继续在青州留任。
可现在皇帝突然就觉得不妥了。
现在顾玦在有北地军和西北军的支持,就等于有一把铡刀从西北方指着京城似的,青州在京城的东南方,袁又介虽是文臣,但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待得久了,文武官员勾结那也不是稀罕事。
这万一京城有什么“异变”,那么自己岂不是腹背受敌?!
想着,皇帝烦躁地来回在御书房内走动着,内心的焦虑在他越来越急促的步伐中展露了出来。
皇帝反复地来回走了四五趟后,又停下了脚步,原本晦暗的眼神变得坚定了起来,心里有了主意。
其实,把袁之彤嫁去南昊也挺好的。
一来,他可以给皇后和太后一个警告;
二来,也能杀杀那些南昊人的士气,大齐并不是只有嫡公主才能嫁的,他只大齐皇帝,只要他下旨,谁都可以是公主。
皇帝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可行,心情一下子由阴转晴,就是几缕阳光拨开了堆砌在天际的阴云,豁然开朗。
皇帝吩咐倪公公道:“笔墨伺候,替朕拟旨。”
这道圣旨是由倪公公拟好,再由皇帝过目,然后在圣旨的末尾盖上朱红色的玉玺印。
不过短短一炷香功夫,这旨圣旨就由倪公公送到了御花园的花厅中,由他宣读。
皇帝在圣旨中把袁之彤夸奖了一番,把她夸得天上天下仅此一个,封了她为安兴公主,下一句就急转直下,令她联姻昊国。
圣旨以“钦此”两字作为收尾,话音落下后,花厅内一片死寂。
第311章 婚书
为了宣读圣旨,外面戏台上的戏也暂停了,花厅内外皆是寂静无声。
“……”
“……”
“……”
不仅是皇后与袁之彤,其他所有人都傻眼了,更有人忍不住悄悄地捏了自己的大腿一把,想看看这是不是在做梦。
“……”皇后一动不动地呆坐在那里,目瞪口呆。
她以为皇帝就算不嫁安乐,也会挑个庶出的公主或者宗室贵女,决不会答应这种荒谬的事,更何况还是由太后提出来的,皇帝怎么会顺太后的心意呢?!
可没想到皇帝竟然真的答应了……
跪在地上听旨的袁之彤在一个愣神后,下意识地喊道:“我……不去。”
她纤细的身子如风雨中的娇花簌簌颤抖,整个人摇摇欲坠,仿佛随时要倒下去。
倪公公将圣旨合拢,那下垂的眼皮带着几分慵懒,几分冷厉。
“袁姑娘,你想要抗旨吗?”倪公公冷声质问。
如果袁之彤不接旨,那么她就只是袁姑娘,不是安兴公主。
“……”袁之彤就像是被倪公公给捅了一刀似的,眼圈泛红,眸中水气蒙蒙,含满了泪光。
殷太后施施然地抚了抚衣袖,冠冕堂皇地说道:“哀家就说嘛,由之彤替嫁不错,皇上与哀家真是想到一块儿去了。之彤嫁过去,必能成就一则佳话,为两国和睦贡献一份心力。”
“还是皇后好眼光,不像哀家人老眼也花啰。”
殷太后明明没比皇后大几岁,却口口声声地说着什么人老眼也花,话中的意味讽刺至极。
那些女眷也稍微醒过神来,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三公主的及笄礼上会峰回路转地发生了这么多事,接下来的几天,这京城中可又多了一桩茶余饭后的谈资。
袁之彤既不敢抗旨,也不想接旨,此刻她也反应过来了,朝殷太后膝行了过去,根本顾不上仪态,也顾不上衣装。
“表姨母!”袁之彤眼睫轻颤,晶莹的泪水滑下眼角,一张俏脸苍白惨淡,面颊带着薄薄的泪光,令人怜惜,“您帮帮我吧,我不想嫁去昊国。”
她的声音哽咽,哀哀戚戚,仿佛下一瞬就会厥过去似的。
她抬手想去拽殷太后,可是太后又岂是她轻易可以碰触的,何嬷嬷往前一站,就像一堵墙似的挡在了前方,让袁之彤不能再靠近殷太后。
倪公公的手里拿着那卷明黄色的圣旨,站在那里。
安乐眨了眨眼,又眨了眨眼,伸手捏捏楚千尘的袖子,直率地问道:“九皇婶,我是不用嫁了吗?”
她的声音清脆娇嫩,如银铃,似黄莺,在此刻寂静的花厅里分外响亮,却像是又往袁之彤身上狠狠地捅了一刀。
楚千尘点点头,顺手替安乐调整了一下她胸口那个微微歪斜的金项圈。
“太好了!”安乐欢喜地再次抚掌,笑得见牙不见眼,乐得简直快找不到北了,“皇祖母,您真好!”
她说话时,插在钗冠上的几朵红梅随着她歪头的动作微微摇曳,花瓣轻颤。
“乖。”殷太后给了安乐一个宽和的笑容,她也是顺带帮安乐一把,算是一石二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