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页(1 / 1)

至于原本都很注重个人形象的两人为什么变成这样——无他,自回宫后,实在是太累了。

惠帝原本许久不开的大朝会恢复了正常,每天说得都是南疆之事,吵吵嚷嚷宛如菜市场骂街。等下了大朝会,回理政堂议政,就得陪坐惠帝下首,瞧着几位被誉为文坛泰斗平日儒雅斯文的大学士卷起袖子吵得唾沫翻飞……

好不容易回到东宫,还没能坐安稳,国舅赵疏遥等太子一党的亲信大臣自发上门,咱们开个小会……

顾明昭脱了软甲卸了长剑,身上总算松快了些,舒服的喟叹了一声,望着内殿的朱帘有些恍惚的道。

“此事若无旁的枝节,就差不多敲定了吧,就看晋王是何反应了。”

昨日太子提出要亲自去一趟南疆后,朝堂上的反应很是热烈。

齐朝历史上并非没有储君巡边的例子,相反,先太子之前,历代太子都曾随军亲征或是巡幸边陲。

只是先太子就薨在南疆,皇帝膝下又只剩太子这一个嫡子,朝中宗室重臣一开始最中意的人选,还是晋王谢恪。

本来嘛,宗室里没有合适的亲王,正该是皇帝的儿子顶上。

太子至贵,皇四子体弱,皇十一子年幼,诸皇子中唯有晋王谢恪最为合适。

可南疆路遥还危险,谢恪不想去,也是实情。

朝堂上风声甚急,谢恪就装病告假装自己不存在,惠帝也着实偏宠他,每当有人提及晋王时便不着痕迹的将事情岔开了去。

就这么硬生生挺过了风头最盛的那几日,朝中大臣也明白了惠帝的意思,话头已经不再着重在晋王身上,逐渐转了方向。

宗室里没人去,那只要沾亲带故的也不是不行,可以往下考虑考虑……

比如殿前司指挥使宋迁。

宋迁的名字都还没被提溜出来,太子殿下就站了起来,表示既然宗室长辈年老,此番难择人选,自己愿为父皇分忧出巡南疆。

太子体弱满朝皆知,正因如此,那站起来说这那两句温和坚定的话的声影看起来更显萧疏轩举,令人心折。

晋王一党当时便站不住了。

储君之争眼看着就是这二位的事,南疆之事,若是太子不去晋王也不去,那也没什么所谓。

可若是太子这样体弱多病的都惦念着为国分忧,晋王却还装着病,让诸王公大臣怎么想?

据说宣平侯出了宫之后连自己家都没回,直奔晋王府“探病”。

顾明昭就怕,万一宣平侯给晋王劝好了,这位爷一夕之间“痊愈”了,那些本来有些精力不济的大臣只怕瞬间满血复活,还能再吵几天。

谢恒听着他的话却是笑了一下,浑不在意的道:“谢恪的风寒可重了,一时三刻间哪有这么容易痊愈。”

“他那风寒就是装的,哪来的风寒……”顾明昭话说到一半就停了,挑起眉头看向太子讳莫如深的神色,似有所悟。

他还欲再问,就见有个殿外进来个与云昼同样服色的太监,俯身禀告道:“殿下,定国公府送了封密信来。”

第34章孤另有所图。

密信?

谢恒和顾明昭都是一愣。

齐朝内宫规矩严明,就是定国公府正经走殿中省的路子送件东西进来,也要有数人经手反复核查验毒,方能送到明德殿的案头。

更何况密信这东西,本就是私下传递机密要务才用得上的。

东宫这边,只有宁国公府中书侍郎府和太子几位老师府上才有这样的优待。

秦烨从哪递进来的?

那太监回话时也很是不安,只低着头道:“是小厨房那边一个叫兴英的小太监,说他原是受过老武宁侯恩惠的,所以……”

这太监都有些说不下去了。

在宫里这么多年,见过蠢的,没见过这么自爆的。

是,很多世家大族爱往宫里安插人手,朝堂上波诡云谲是寻常事,很多时候多一点消息没准就多条命。

可你安插人就安插人吧,不能安安静静待着往来传递消息吗?非要跑到太子跟前来递信……嫌太子脾气太好了?

这下好了,太子若怪罪下来他这个主管小厨房的识人不明,连他也要吃挂落。

那太监愁眉苦脸的想着,就见太子取过那封密信,脸上并无愠怒之色,反倒笑了一下,摆了摆手道:“知道了,别为难那个叫兴英的,好生相待。”

这是不计较又吩咐他退下的意思了。

别为难兴英……代表太子也不介意定国公往东宫里安插眼线?

等那太监一脸纳闷的走了,谢恒才慢条斯理的拆了那封所谓的密信,展开一阅。

那张信纸上总共没几行字,算起来也不比几日前国舅抄录的那张纸内容丰富多少,谢恒却依旧看了很久。

久到一旁的顾明昭以为秦烨给太子写了点什么军事机密,谢恒才将信纸一放,犹豫道:“定国公与孤相约……今夜子时在河西巷巷尾的宅院见面?”

??

从来只听闻太子召见,未曾有过约见太子的,不过联想到那人平素的性格和之前那几桩事,倒也算不上特别难以理解。

顾明昭捏着下巴思考道:“上次不是说过少见面吗?这才几天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被退亲了。”

他又想了一会,总觉得有些不对,索性拿起谢恒搁在桌案上的信纸看了两眼,突然反应过来。

最新小说: 不要我的时候请一并杀死我 大王万万不可 游猎 佐和与浅野(GL) 心动逢时 一无所知(纯百) 父可敌国 有娃后开始恋爱gl(纯百) 狼牙兵王 无词歌(abo姐妹骨)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