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人们判断部作品的前景时,无非就是那些标准,成本,剧本,导演,演员阵容等等,如果个作品这些因素都不具备,自然是让人费解的。所以当你选择了些都不符合这些期望的作品,自然会引起质疑。”尼古拉斯也没有认真解释的打算,只是笑呵呵地简单总结到,“特别是当你现在可以拿着千五百万美元片酬,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样级别的导演合作,却选择了部投资不到三千万的动作电影,编剧和导演都是处女作而已,这确实是让人无法理解。”
“所以,你也样无法理解?”雨果也不打算做解释,微笑地反问到。
“拜托,雨果,你这样的回答我可没有办法撰写篇文章。”尼古拉斯对于雨果的回应很是不满,“人家回应这些质疑,都是不断称赞自己的剧组,称赞剧本十分出色,称赞团队配合将会很出色,或者称赞这次的体验会十分不同。你难道不能也样地给出这样的回应吗?”
“有需要吗?你把我想说的话都说完了。”雨果的话让尼古拉斯阵无力,只能是哑然失笑了。看着尼古拉斯的表情,雨果不由十分好奇,“你为什么认为我选择‘生死时速’是个正确的决定?”
虽然说尼古拉斯什么话都没有说,但雨果却可以感受得到,尼古拉斯还是打算像之前几次样,和其他所有媒体唱反调,选择支持雨果。这让雨果觉得很是好奇,要知道,在“闻香识女人”之前,尼古拉斯可是直都看雨果不顺眼的
尼古拉斯抬起眼睛,认真地打量着雨果,然后露出了抹得意的笑容,“因为这是我的直觉。”可是这话才出来,就被雨果的声嗤笑打破了,顿时让尼古拉斯觉得很是郁闷,“嘿,你至少应该给我点面子吧。”
“经纪人和演员选择作品可能是依靠直觉,但记者撰写新闻却不能依靠直觉,我不是刚刚入行的雏鸟,如果我相信你的话,那才是真正的傻子。”雨果的反击让尼古拉斯觉得很是无力。
尼古拉斯觉得很是神奇,过去两年时间里他才是真正的见证人,见证着雨果从青涩懵懂步步成长到今天的敏锐直接、从容优雅,这种亲眼见证的伟大和壮观让尼古拉斯觉得人生真的是姿彩,可是此时真正被雨果句反击闹得憋屈不已时,尼古拉斯还是觉得很是不爽。
“嘿,你明知道我现在就是习惯性称赞你,你还问那么干什么,真是!偏偏要戳破我。”尼古拉斯不满意地嘟囔着,“你这让我新闻要怎么写,怎么写!”
经过了这两年的起伏之后,雨果对记者有个全新的认识,那就是他们是有习惯的,习惯性质疑或者习惯性称赞。
金酸莓奖之前,雨果已经连续三部作品惨遭失败,而且再之前取得巨大成功的“死亡诗社”也没有能够为雨果赢得奥斯卡提名,最后又以金酸莓奖给予致命击,所以记者们都形成了个惯性思维:雨果选择的作品习惯性失败。
这也就直接导致了“闻香识女人”、“义海雄风”期间媒体都是质疑不断。
本来雨果通过两部作品的成功已经摆脱了习惯性失败的想法,但偏偏雨果接下来接拍的作品又是充满不确定性的,“西雅图夜未眠”、“辛德勒的名单”、“低俗小说”、“生死时速”都是没有能够锤定音的“潜力股”所以质疑的惯性就延续了下来。
这其实就是种固定思维,人们总是认为雨果会失败。其实新闻媒体对于迈克尔杰克逊也是如此,整个八十年代关于迈克尔的负面新闻数不胜数,他甚至为此专门在去年年初接受奥普拉温弗瑞的采访,——进行澄清,所以当娈。童案爆发出来时,人们第反应就是“这切都是真的……”。
这就好像班级里坏事都是成绩差的孩子做的,成绩优秀的孩子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是个道理。
同样,旦这种惯性被打破了被扭转了,质疑惯性就会演变成为称赞惯性,比如说只要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拍摄的作品就是票房保证,比如说罗伯特德尼罗、杰克尼科尔森这些演员出演的作品都是值得期待的,比如说汤姆克鲁斯参与的作品在票房上势必将会占据优势……这种习惯性称赞将会绵延不绝地延续下去。
所以,雨果这次接拍“生死时速”就将这种惯性延续了下来,人们习惯性地提出质疑,而且这部作品的确是有无数所谓的“漏洞”值得记者们拿出来说事儿,他们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