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平静地说:先看看。
她一脸不解,看什么呀?
邹行光:看这些车,看这些人。
秋词:
她一肚子疑惑,车和人有什么好看的?
尽管心中充满了困惑,可秋词还是认真看起了隧道里的车流和人流。
雪岭隧道中间三条机动车车道,两侧是非机动车车道。这个点不乏晚归的打工人。小车、电瓶车、三轮车穿梭不断,不绝如缕。
卖煎饼的大爷推着三轮车晃晃悠悠地往家回,一点都不赶时间。
三四个身着蓝白校服的小学生骑着自行车相互追赶、嬉闹,笑声清脆,传了老远老远。
年轻的妈妈推着婴儿车走在最里侧,车里的小婴儿露出浑圆的小脑袋,小手递到嘴边,啃得有滋有味的。
一个加班回来的小姐姐电瓶车没电了,她吃力地推着车子往前走,边走边抹眼泪,似乎特别的崩溃。
同一条隧道,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心态。
两人沉默无言,静看这一出出人间烟火。
也不知过了多久,邹行光指着一串统一规格的加长面包车打破了周遭的阙静,看见这几辆车了吗?
秋词顺着他的手势看过去,最先瞧见车身上那几个醒目的大字堰山殡仪馆。
她呢喃低语,殡仪馆的车
这是开往殡仪馆的丧葬车,车上载着遗体和家属。
不远处就是堰山殡仪馆。这么晚了还有丧葬车出没,说明不久前刚刚有生命逝去。对于车上的家属来说,今晚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死亡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没有人会是例外。当年你肯定也是在殡仪馆送走了你外婆,和她做了最后的道别。
邹行光的话轻易就撬开了秋词的记忆,那些遥远泛黄的片段犹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波一波持续朝她袭来,它们瞬间涌现脑海,清晰得恍如昨日。
她记得是五月的一天,天气闷热,整座城市被热流袭击,密不通风。老太太突发脑溢血进了医院。当天下午人就走了。大哥很快就通知了殡仪馆来拉人。她眼睁睁地看着外婆盖着白布,被推进了火炉。最终成为一抔骨灰,装在小小的盒子里。
母亲和大哥都害怕,不敢靠近骨灰盒。最后是秋词抱着骨灰盒,打着黑伞,坐车将老人家送到了西郊墓园,入土为安。
那一段路很长很长,车开了好久好久,似乎永远都没有尽头。
秋词把骨灰盒紧紧抱在怀里,一滴眼泪都挤不出来,有的只有一种麻木的清醒。
直到葬礼结束后,所有人都离开了。她跪在外婆的墓前,面对一块冷冰冰的墓碑,亲眼看到照片上老太太慈祥的面容,终于再也绷不住,失声痛哭。那一天,她将自己这辈子的眼泪都给流干净了。
此后每一年的清明和冬至,她给外婆扫墓,她都没有再哭过。
女孩怔然抬头,被风迷了眼睛,眼眶里隐隐有了泪花,我明明已经和外婆道过别了,在她弥留之际,我答应她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好好学习,好好生活。我不会让老人家到了下面也没法安心。可每当想起外婆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接受不了。我很清楚她已经走了,人死不能复生,这些道理我都懂。但我真的受不了她离开我,唯一疼爱我的长辈就这样彻底放开了我的手我被抛弃了被全世界抛弃了我讨厌一个人我不想一个人
小姑娘开始语无伦次起来,zou先生你懂那种无助和绝望吗?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堆碎渣渣,再也无法拼凑完整了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会好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好了
邹行光揽住女孩柔弱无骨的肩膀,让她的脸埋在他胸口处,他轻轻拍着她的后背,语气前所未有的温柔,你会好起来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秋词终于开始小声呜咽,默默流泪,哭得隐忍又克制。
就是有这样一类人,连崩溃都要压抑自己的天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孩提时代形成的。邹行光觉得这孩子的童年未免过得太凄惨了点。
秋词哭够了也舍不得离开邹行光的怀抱。她贪恋他身上的熨帖的体温。
短暂的沉默以后,邹行光再度开口:我爷爷是前两年走的,突发心脏病,一屋子的医生,愣是没能把人给救回来。我爷爷火化的时候,我在殡仪馆遇到了一个十七岁的小男孩。一家四口出门旅游,不幸遭遇车祸,男孩的父母和妹妹当场死亡,就他一个人幸存了下来。他一个人要送走三个至亲之人。那么瘦弱的肩膀,如何能扛得住这些。那天也是七月,天气特别热,所有人都汗流浃背的。火化的时候,他就跪在地上,满头大汗,一动不动,跟座雕塑似的。我主动递给他一瓶矿泉水。他却没接,而是红着眼睛问我能不能给他一根烟,他说心里堵得慌,想抽根烟缓缓。你知道的,我从来不抽烟。只好找我爸要了根烟给他。【注】
后来呢?秋词的直觉告诉她,这个故事还有后续。
邹行光沉声告诉她:后来我一个表妹资助了这个男生,他现在在a大医学院学医,成绩非常优异,以后肯定会是一个很厉害的医生。只有真正感受过死亡的人,他才能握好那把手术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