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可是对自己没有什么信心的贾琏,觉得这还是有些难度的:“祖母,我也知道应该好生读书,可是就是坐不住。外头一有点动静,我就想着看看可有什么事儿是我不知道的。”
不过是十几岁的孩子,有些好奇心也正常。贾母劝他道:“那你就把降等袭爵几个字时时记着,想着看热闹的时候想想自己的爵位会降几等,再看看你珠大哥哥是不是也听到了、也想看看。”
贾琏就看了一眼一直听他与贾母说话的贾珠:“珠大哥哥一向比我坐得住。”
怎么就这么没有自信呢。贾母觉得,这个熊孩子还是吃苦吃得少,才没有什么紧迫感。人家贾珠,是知道自己必须科举出仕的,才会这样自觉的用功。所以说给孩子留下太多的机会,还真是不利于熊孩子的成长呀。
“这也好办。”贾母道:“日后你们两个书房里,就不用人服侍了。这里的人少了,走动得也少,你也就不会再想着他们现在在做什么而分心了。”还不信一切都让你自己动手,你还有心思想那些有的没的。
没想到是这个结果的贾琏有些懵,总觉得哪里不对。不过他自己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能改了自己的性子,现在老太太都给他想出办法来了,他也不能说不接受,只好点了点头。
贾母这边又嘱咐贾珠不能总是坐着,得多起来活动活动,就带着人离开了。而贾琏与贾珠的小厮们,直接给二人跪下了:“求两位爷开恩,奴才一家子孩子本来就多,全指望着奴才这点子月钱和省出来的嚼裹,若是奴才不能再服侍两位爷,那奴才一家子可都过不下去了。”还有上来抱着两人腿嚎的。
贾琏这才想起哪里不对来:他身边的丫头都已经被打发了,只留下几个婆子服侍着起居。现在若是再打发了小厮,不是有些事就得他自己动手了?
贾珠对那几个跪下的小厮道:“老太太不过是让你们不用进书房服侍,又没说现在就赶了你们出去。你们若是再闹的话,都走人是不想在这里了。”
那几个小厮哭闹的声音就小了些,可是还在那里哀求。贾琏有些不忍:“珠大哥,要不咱们去求求老太太?”几个小厮就眼睛发亮地看向贾珠。
贾珠只是摇头,他自从王夫人被关进佛堂之后,一下子长大了好些,对事情也不再光看表面了。现在老太太看着只是发落了向个奴才,可未尝不是因为这几个小厮无事就引着贾琏想着淘气。不过是为了给他们两个留脸面,才只说不让这几个在书房服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