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早日归家。”
如果有家的话。
为了跟春光抢花骨朵,最后几天,山庄众人可算是不眠不休的疯狂采花,各个变身采花大盗。
顾清雅过意不去,特意去换了散碎银子,给众人发了赏钱。
茹雪也忙得脚不沾地,不仅要做那些她早就做熟了的经典产品,还要在顾总的建议下,开发眼影、遮瑕、修容等新产品,甚至口脂都要求分为不同色号。
身在封建社会,却真实体验到了二十一世纪社畜的艰难,茹总监在线秃头。
好在虽然过程磕磕绊绊、丝丝缕缕(主要是头发),然而胭脂铺子最终还是于六月初六,准时开业了。
虽然穿的是饱读诗书的林诗音,但顾总本人可是中途辍学的,因而也懒得费心想名字,干脆利落的给胭脂铺提了四个大字“十里红妆”。
门口的对联是她以前演过某部戏里的对联,“素面青丝亦得当,淡妆浓抹总妖娆。”倒也十分应景。
经历过二十一世纪信息洗礼的顾总,很知道宣传的妙处。
开业前二十天,她就让人暗戳戳到处散布小道消息:“听说城里来了一群姑娘,曾经学过易容术,是个人都能装扮成美女呢!”
然而她着实小看了这个年代群众的想象力,等流言传回来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听说来了一群仙女,手摸过菩萨的玉净瓶,能把夜叉画成西施!”
顾清雅第一次听到的时候,露出了奇妙的笑容。
果然,小道消息不仅传播的快,而且总会向着猎奇的方向发展。
而正在培训小姑娘们学化妆的茹雪,则露出了一言难尽的神色……
开业当天,顾清雅不仅请了戏班子和舞龙舞狮,甚至专门造了台子,让茹雪直接在门口来了个现场化妆。
饮春则荣升道具人。她本人还挺开心的,觉得终于有自己的用武之地了。
围观众人则第一次见识到了亚洲四大邪术之一化妆术的神奇,眼睁睁看着那个小胖妞(饮春:?)变成了一位纯洁无辜的小仙子,当即哄一声喊起好来。
茹雪对着父老乡亲如雷鸣般的掌声,一脸尴尬。
从头到尾都没露脸的顾清雅,则带着徐婆婆在对面茶楼上笑得直不起腰。
不管怎么说,开业第一天,这小小的胭脂铺子火遍了半座城。
接下来就看,有多少人愿意为了美丽消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