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除了匆匆南下的父亲,自己如今的大伯,秦家的长子秦昭业,在参加完自己的婚礼后,只在京中待了一个周,就匆匆又赶回辽东。而原本他这次述职加探亲,是准备在京中待上两三个月的。
只因为辽东局势又有动荡。
第85节局势2
(可能比较枯燥,算是某种程度上的背景介绍,并不影响剧情)说起来,这个陈氏大明朝虽然走向与自己前世历史上的那个朱氏大明全然不同,但面临的内忧外患,却是相差仿佛。
比如说,北方的蒙古,比如说,东北的女直。
与朱明一样,陈氏大明同样是驱逐蒙古鞑虏起家,当年更是一举攻占草原中心和林,蒙元末主请降,整个大漠南北全为大明所有。之后,明军西征,与蒙元残余力量及察合台汗国交锋,历经数十年,终灭察合台汗国,征服整个西域。
彼时大明,版图达到顶峰,北至北海(贝加尔湖),南至交趾,东至东海,西至咸海,俱为大明疆域。
可惜盛极而衰,数十年后,首先是草原出现问题,大明虽然占据了草原,但在治理上仍然局限于羁縻和部族自治,使得根基始终不能深扎草原,待大明武力衰退后,便有蒙古贵族趁机反叛,期间几经波折,最终在明宪宗时,尽失大漠南北,而新兴蒙古政权被称为后蒙古,一度成为大明朝的心腹大患。双方沿长城一线对峙,互有攻守。
到明代宗时,后蒙古汗国丞相脱脱执政,其见长城防线巩固,遂遣军侵袭西域,与大明开启了西域争夺战。至代宗末年,西域之地近乎丧尽,明军只能退守敦煌、玉门等地,力保河西不失。
明武宗继位后,整军经武。其任用名臣慕容晟执掌太尉府,统一负责对蒙战事。在慕容晟的筹谋下,大明边军一边裁汰老弱,整顿军士,一边施展伐交之策、离间之术,成功令蒙古本部与西域蒙古分裂,之后又趁东蒙古大汗巴彦西征西蒙古之际,挑动其兄弟与次子叛乱,并待其回撤途中出奇兵远征千里,成功将其截杀。
巴彦死后,东蒙古群龙无首,先有其兄弟与诸子争位,继而又有重臣部将及非嫡系部族叛乱自立,蒙古草原很快陷入分崩离析、分裂割据的局面,而明军则择机扶弱惩强,分化拉拢,致使蒙古本土迟迟不能统一,势力也日渐衰落下去,终不复为中原边患。
东蒙古崩溃后,大明又向占据西域的西蒙古用兵,很快将之覆灭,成功收复西域。但不久后,西域当地部族与蒙古后裔趁明武宗驾崩、明廷内部夺嫡之争混乱之际,引波斯为援,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