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宫闱里究竟有什么秘密。
到了荷花亭,赵一欢吃着宫人送来的几近快馊了的饭菜,突然很怀念现代的方便面。他宁愿吃没有营养的方便面也不愿意吃这种饭菜。可见古代宫廷给下人的吃的伙食是真的差。
赵一欢吃完饭,又赶忙拿起那半截袖子,操着被戳成蜂窝的手拿起针线,一点一点细细密密的缝起来。
亭外月色正好,树梢上停歇着入眠的乌鸦。
说到另一头,大行皇帝李青麒现在又在做什么呢?
偌大的宫廷宫殿中的一座,从窗外看进去,李青麒正挑灯案读。
她的手边摆着两三个白天未批完的折子,星夙殿内灯火通明。
深夜勤勉的皇帝倒也不孤独,她身边站着个打扮华贵的下人,一看就是常年服侍皇帝的近侍。
“即墨,帮朕叫御膳房做点桃花羹来。”李青麒如是道。
“是。”即墨悄悄退下传膳。
熬夜看奏章实在辛苦,尤其是奏章上写的都是些棘手的事情。
从前朝以来边疆少数民族一直骚扰不断,到如今也未能妥善解决。
还有丞相一位始终空缺,没有良人来为帝分忧。
再加上后宫最近暗流涌动,黄贵侍和董贵侍为了争君后的位置俱是牟足了劲。
马上百花宴就要到了,届时母皇和父后也会回来观礼,得准备个像样的排场迎接才是。
一堆问题摆在李青麒的面前,她头如斗大。
“没有一位能分忧的人呐。”李青麒感叹道。
原来母皇面临棘手的问题时,父后总能帮忙出谋划策,母皇夸他贤惠聪颖,是个好贤内助。
可放眼自己的后宫,董贵侍俊俏美艳,但不是能干的人;黄贵侍聪慧,可惜气量又太小;罗侍人娴静沉稳,又缺权谋之术;张美人更是心性单纯不暗政事,一个能陪着挑灯夜读的人选都无。
这时即墨已经传完膳回到了皇帝身边,见她苦思冥想,摇手叹气,不免询问道:“恕奴才多嘴,陛下为何事如此烦忧呢?”
这个即墨胆大心细,是母皇为她选的,从小在青麒身边侍奉从未出错,所以李青麒也很信任她。
“即墨啊,你说说,朕日理万机,却无人能替朕分忧,大学士们虽然足智多谋,可这深宫内院的家长理短他们又鞭长莫及,实在愁煞人。”李青麒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