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禔的作为让康熙十分恼怒,他继续斥责胤禔:“太子有心想为百姓做事,你竟只顾着自己的私心!你欺太子仁善,抢了他的主意,还想要抢了他的功劳,你以为朕能由着你糊弄,不知道去调查事情真相的吗?胤禔,朕真是没想到你竟这样愚顽卑劣,竟如此欺辱自己的弟弟,朕往日真是错看你了!”
他本还想着,等胤禔将来长大了,能用心辅佐胤礽才好。如今看来,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胤礽还这样小,自己还活着,胤禔居然就敢明目张胆的做这样的事情,由此看来,将来胤禔也是不可能甘心辅佐胤礽的了。
胤禔从未受过康熙如此重责,忍不住眼泪簌簌落下,又怕康熙骂他软弱,不敢让康熙知道他被骂哭了,只敢轻轻吸了吸鼻子,将眼泪逼回去,然后对着康熙辩白自己的无辜:“皇阿玛骂儿子,儿子不敢回嘴。但事情不是像皇阿玛所说的那样。儿子、儿子听见太子说的那些话,确实是实心想帮太子的,儿子又见皇阿玛不在宫中,才想着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太子的。要说儿子有私心,儿子也不敢隐瞒皇阿玛,儿子听太子言说捐银捐物后会造册登记,这册子是要给皇阿玛看的,太子还说,皇阿玛一高兴,说不定会对捐银捐物的人论功行赏…儿子听了这个话,就动了心思了……皇阿玛,都是儿子的错!”
康熙闻言,怒哼一声:“你还说你不敢回嘴,你说的这些,哪一句不是顶嘴?朕说你错了,难道还冤枉你了不成?”
胤禔见康熙将错处全部归结在他身上,那剩下的为自己辩白的话他也不敢出口了,他本来还想说,不止自己是实心要帮太子,就连自己额娘也是实心要帮太子的,但看这情形,只怕说出来也是挨骂,他只好干干脆脆的将这些话咽回了肚中。自己被骂也就算了,只不能再牵扯额娘也被骂了。
康熙心里积攒了一肚子的火气,开始一条一条的数落胤禔的罪状:“你以为你只有这一条错处吗?朕告诉你,你错处大了!”
“皇太子要带着你和皇太后出宫,你为何不勉力阻止?那朱三太子案才发了几年啊,杨起隆还没有抓到,京城作乱者仍旧潜在暗处伺机而动,那吴三桂还在外头作乱,你身为皇长子,不明晰这些危险,不对皇太子表明自己的态度,还由着他随着他出宫去,你说你是不是错?”
“既是出宫,又轻车简从,皇太子尚且知道低调不张扬,你闷声不吭的跟着他,却为何不立刻送信告知朕知道?皇太子疏忽了,难道你也疏忽了吗?朕与你往来书信里,你连提都没有提这件事,你对朕不坦白,这难道不是你的错处吗?”
“最叫朕齿冷的,是你竟然抢了皇太子的主意作为你自己的功劳!胤禔啊,你是不是觉得,皇太子年纪比你小,能力比你差,后宫无人扶持他,他在后宫没有根基,所以你就觉得他争不过你,该事事让着你,你才敢这样夺了他要做的事情?还美名其曰的是实心帮他做事!”
胤禔让康熙一条一条数落的出了一身的冷汗,身子都在微微发抖,明明是暑热的天气,他却觉得自己像是在数九寒天里一样,越听康熙所言,越是无地自容:“儿子不敢!儿子绝没有这样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