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确实有很多孩子上不起学,他们都很羡慕那些能背着书包上学的小伙伴。
晓丽也是羡慕的。
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晓丽不要好吃的了,不要好看衣服,也不上学了,晓丽想要妈妈,妈妈和晓丽一起回家。”
她想问妈妈,不是能和神仙要东西吗?为什么一定要工作?可是想起妈妈的话。
叔叔在,她不敢问。
欧荣摇头,对晓丽说:
“你看,你说要回家,妈妈也很痛快的同意了,没有逼你陪着妈妈吧?为什么妈妈说要留在这里,晓丽要逼着妈妈陪你呢?你是个大孩子了,为什么要逼别人做你自己也不愿意做的事情呢?”
晓丽被欧荣说的哑口无言,哭都忘记了。
她张口结舌想了半天,最后说:
“那我也不回家了,我要和妈妈在一起。”
成功!
欧荣微笑。
给晓丽倒了水,让她自己洗漱。
中间欧晓峰没有多说一句话,等哄孩子睡着了,欧晓峰才小小声的问:
“怎么回事?你们娘俩儿不回去了?”
“那不行!!!”
“我爹非得打死我。”
“再说了,我也没法向你爹娘交代。”
“不行!”
欧荣掏出两百多块钱。
欧晓峰眼睛瞪得贼大:
“这是……”他抖着声问:
“这么老些?……这得是多少钱啊?”
欧荣说:
“看着多,但实际上也就两百九十五块八毛。”
“都是吴振华他妈给我的。”
“分手费。”
“我拿了这钱,从此就和吴振华没啥关系了,我们娘俩留京,她还答应每个月给我们十五块钱。”
欧晓峰又要起身去找吴振华了。
欧荣赶忙拦下:
“不是她们家欺负我,我也不想和吴振华过了才同意的。”
“哥,你自己说,抛下过我们娘俩儿一次的男人,我还该不该和他过?”
欧晓峰听是妹子不愿意和吴振华过了,这才消停,他骂骂咧咧的说:
“那种瘪三,还过啥过,村里随便抓个男的都比他强,我看柱子就挺好,等回去哥给你介绍,和他过日子去。”
欧荣敬谢不敏:
“哥,你可得了吧,别乱点鸳鸯谱啊。”
不过即使这么说了,欧晓峰还是不同意母女两个人留在京市:
“就为了每个月十五块钱?”
“你在这连个认识人都没有,要是有人欺负你和孩子,都找不到人出头。”
“听话啊,咱们回家,留这里吃亏都找不着人说理去,咱们队效益那么好,你家又是队里的养猪大户,不差这几个破子儿。”
欧荣解释:
“不只是十五块钱的事儿,主要是晓丽该上学了,京市里的老师学问大,懂得也多。”
“你瞅瞅咱们那地方,城里那些知青自己初中都没毕业呢,就在生产队里当老师,学个拼音认个字还成,稍微深奥点的知识就不会了。”
“我不想耽误了晓丽,现在这个年纪正是学习的好时候,而且……而且,我,我也想跟着学点儿。”
欧晓峰不知道欧荣还有这层考量,顿时不知道怎么劝好了。
乡下人都特别崇拜那些文化人,尤其是当老师的。
京市有那么多大学生,让侄女在京市上学,没准以后他们欧家村儿也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来呢。
想想都挺美的。
但是老爹那边……
他没有勇气同意妹妹这个疯狂的决定。
欧荣看出他的顾虑,对她说:
“哥这事儿你不用操心,反正我要留这里还有挺多准备的呢,我先拍个电报回家和爸妈说。”
“等消息的这段时间,我还得找住的地方,总不能一直住招待所吧。”
“介绍信只有三个月,现在都过去二十多天了,也就一个半月时间,我得找到工作,要是没单位接收,我就算想留下也不行。”
“你在这帮我照顾晓丽,等我找到工作和住的地方你再回去,到时候我爸妈的信也差不多到了。”
“中!”
“那要是你没找到工作,就和我一块儿回家。”
“行。”
欧荣答应了,欧晓峰才忧心忡忡的出门,妹妹一个人带着孩子,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他没法放心。
欧晓峰走后,欧荣洗漱,从空间拿出席梦思。
明天开始就不用再出去找人了,终于能睡个好觉。
一大早欧晓峰聊欧荣起来吃早餐。
欧荣说,不用了,这几天找人太累了,要多睡一会儿,中午再下楼,晓丽知道妈妈能变出好吃的,也不去吃。
母女俩一人吃一个大苹果后接着睡。
真的等到午饭才出门。
欧荣下楼续了十天房费,给欧晓峰又拿了三十块钱,吃过午饭,欧荣和前台的小姑娘聊天。
主要就是打听打听附近有没有租房子的地方,前台是京市本地人,又不像刘招娣一样在郊区工作,京市里什么地方她都门儿清。
“大姐,你们想留在京市不走啦?”
尽管欧荣还很年轻,但她是孩子妈妈了,前台还是叫她大姐。
欧荣说:
“是有这个打算。”
前台抿抿唇,眼里闪过轻蔑:
“京市的工作可不好找。”
不过她还是给欧荣指了条路:
“去大院儿那边看看吧,楼上房子小,自家人住都不够,腾不出地方出租,大院那边都是平房,还是老房子,没准有人愿意租。”
“不过大姐,我劝你还是先找到工作再租房子吧,京市房子不便宜,工作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好找,你找不到工作不还得回乡下?到时候还把房钱搭进去。”
欧荣心想:
我再怎么搭房钱,也比你这一天一块钱便宜吧?
结果老天都不让欧荣省这笔钱。
这年头,城里谁家不是住的挤挤挨挨的?欧荣压根没找到住的地方。
什么小说里的老两口,双职工,儿子死了,就老头老太太两个人过,住着单位分的大房子,还有一间空屋出租,不存在的。
反正欧荣是没见到。
在重金的诱惑下,只有一对住四合院的新婚夫妇心动了,
六零年代的四合院儿一户可不止住四户人家,而是十几二十户,差不多四五户人家挤一个房子里,小夫妇他们这个院子是供销社的。
里面只住供销社员工。
◎最新评论:
【妈妈的兄弟,不应该叫舅舅吗?怎么叫叔叔呢……】
完
第17章、外国工程师
◎女主的小心思。◎
供销社员工少,所以院子住的还算宽敞,但只是和别的院子比而已,这里一栋房子也住了三户人家之多。
还有一栋房子住四户。
小夫妻因为刚结婚,还没孩子,所以才能腾点地方出来,还有一个人也住的宽敞,但是,那是人家供销社的单身男领导,死了老婆的,和他住不合适。
小夫妻要把自己的屋子再改出一个隔间来,尤其欧荣带着孩子,还要求隔音,这得拿实心砖再砌一堵墙。
这种工又占地方,又花材料,砖头也不好弄,还花钱,花人工,反正就是费劲,要不是欧荣给的实在是太多了,连着材料费一起,给50块钱。
两夫妻一合计,她们能挣二十的话,小夫妻也不会给她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