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两百一十七章烦扰(9)</h1>
朱慈炯以祭奠孝陵的名义抵达南京,到如今为止不过一年半时间,但这一年半当中别的不说,就说编练强军一举将不可一世的满清驱逐出关,就能体现出其卓越的战略眼光,满朝上下不管官职高低都不怀疑在今上的统治下必将开创出大明的圣武中兴,但佩服归佩服,该不满的还是不满。
对于是否派遣文臣前线督师,史可法不想多说什么,天下大乱之时倚重武将,乃是历朝历代寻常之事,至于天下平定以后,是否会因为武臣势大,发生旧唐藩镇之祸现在言之为时过早,但史可法最为不满的地方在于天子指点方略,下达对军队的旨意一直都绕过内阁,军部差不多沦为军镇的后勤部门,内阁的封驳权利形同虚设……
按照祖制,内阁有权利封还天子的不当旨意,这也是阁权制约皇权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但凡与军队有关的旨意,内阁和军部不要说是发言权,说不定前方战事已经打响,内阁才收到消息,就好像黄得功的神武军北上伐清,都已经走到济南了,内阁才知道皇帝给军队直接下了旨,连主管军部的史可法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那军部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干脆改成后勤部并入户部得了。
最让史可法感到愤懑的还是天子对于此事所表明的态度,小朝议之时内阁五老曾就天子绕过内阁对军队直接下达旨意表示不满,可今上怎么说的,兵贵神速?让朝臣去议伐清战略贻误战机怎么办?走漏风声让满清提早防备怎么办?话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都是对文臣极度的不信任。
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听话听音、察言观色乃是基本功,今上对待文臣的态度可以说是给史可法敲响了警钟,所以刚才姜曰广想要谏言被史可法当即制止,涉及到军事战争方面的问题最好不要与天子抬杠,否则到最后只会得不偿失。
在认定朱慈炯的态度以后,史可法就算不满也无可奈何,他甚至已经认定如今的军部对于军队来说没有半点约束力,大明野战三十万军只会以天子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君王的幸事却是臣子的不幸,要想这种情况得到改观,最快只能等到天下战事结束,好在他才四十多岁,有的是时间和皇帝耗下去。
朱慈炯端起茶盏说道:“除了方才两件事外,史卿还有何事?”
史可法道:“陛下继位大统已近一载,中宫无主,臣民惶恐,还请陛下早日挑选合适之女子正位中宫,以安臣民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