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炯在北都连头连尾只待了三天,北都如今作为大明陪都最重要的意义还是因为这里有大明十二座帝陵,朱慈炯身为大明帝君,朱家后世子孙,祭奠帝陵自是应有之意。
三天后,车驾启程直抵山西,如果说大明如今哪一个省的变化最大,毫无疑问就是山西,因为朱慈炯需要借助晋商的信用开办银行,故而对几大晋商网开一面,又因为晋商群体乃是除了朱慈炯以外最大的银行股东,这几年间几大晋商积累的财富堪称恐怖,但他们心知肚明朱慈炯需要他们做什么,于是哪怕最抠门的商贾都会从自己的利润当中取出一成进行建设,高一些的甚至能拿出三成造福乡里。
晋商豪贾每年赚取的利润有多少?天文数字,哪怕仅仅只有一成,起步也是百万两纹银,每年商贾加起来无偿投入几千万两,整个山西如果还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才叫奇迹。
如今的山西,新式学校多达五千座,比整个南直隶还要多上近一千座,俨然成了大明第二个文化中心,捐资修建的桥梁更是多不胜数,山西境内的善商之家亦是全境之最,一等善商如今都已经诞生出了三个!也是大明仅有的三个!
即便是朱慈炯自己也没有料到,当初为了借信用而对那十几个本该处决的晋商网开一面,最后却收到了这样的奇效,可见人之善恶并非定数,崇祯年间社稷动乱,商贾为渔利不顾家国安危,不顾百姓死活,这是由大环境决定的,官府盘剥商贾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到最后不管是小商还是大贾,谁又会对大明产生归属感,李自成入山西,他们奉为新主,想的还不是换了青天,能让自己的家族在明末动乱时期顽强的生存下去。
而圣武朝对商户之好堪称历代之最,官府即便索取好处手段也隐晦了不知道多少,如果还以为可以如崇祯年间那般酷虐商户,最终的下场几乎可以预见,圣武天子还以各种手段鼓励行善,他们就算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也会全力支持天子大政,这事实上就是一种良性循环,好的风气如果能长此以往的保留下去,整个社会的风气都会呈现的积极向上。
离开山西,圣武车驾停驻于潼关之前,如果从军事角度论,历史上有两座关隘与大明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一座毫无疑问是山海关,甲申之年,李自成兵锋太盛,一个月打穿山西,一直犹豫不决的崇祯皇帝最终下定决心放弃山海关,调集关宁铁骑入京勤王,此举等于是将山海关弃之不顾,不过显然满清也没想到大明内乱竟然会发展到这等地步,因此错过了最佳战略时机,随后更不必说,因为北京被破,吴三桂半道折返,满清发动国战,吴三桂开关降虏,山海关也一跃成为明代最有名的关隘,没有之一。
而这座潼关,名气虽然小,但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绝对不容低估,崇祯朝,李自成作为最大的叛乱势力,中原唯一具备机动、强悍战力的孙传庭部五万大军,就是在潼关誓师出征,若非崇祯好大喜功导致孙传庭部战线过长加上天降暴雨,那一次追击,李自成险些被彻底剿灭,而侥幸逃脱大难的李自成乘胜反击,也是于这潼关之下,彻底诛灭了孙传庭部,消灭了崇祯朝在中原的最后一支野战力量。
满清入关征讨李自成,最远打到的地方也就是刚过潼关,但因为圣武帝出兵北上,不得不匆匆会援,这潼关就好像是王朝历史上的一道分割线,一边是兴一边是衰,似有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