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旅三营出发之前就补充了不少房屋方面的工匠,加上战士们平日里对土工作业并不是外行,构建起寻常民房来也没有遇到太大的障碍。不怎样奢侈的要求木材建材的简单土木建筑,平均十个人大概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数十平米的老三间或者简单的教室,算上这海岛一带防止台风的防风墙也不过四十余天就可以完成。队伍还是从当地征集了两千左右的人力做为帮手,为了尽可能的减轻当地的负担所需要的口粮外加工钱也由队伍负责。按照大致的规划,三千名劳力大概花费顶多一个月出头的时间就可以构建起一个拥有三百间教室左右的“教学村”,不仅能满足整个硫球岛上的适龄男童,如果后方的钱粮再增加一些说不定还有容纳不少女孩前来上课的空间。
因为第一批来的孩子连一个班都远远凑不齐,因此第三营亲自挑选了一位连长在新学及队伍里宣教工作上颇有造诣的连长前来亲自讲课。
见这些异国他乡的孩子们同自己连语言都难以进行基本的沟通,根本不肯能进行任何有意义的课堂教学,于是就打算采取自己当年在语言不同的外乡时训练当地民兵的种种做法:首先进行军训,用纪律上的要求还有“肢体语言”让这些孩子们明白东西南北左右,还有给每一个人起一个“唐名”,这种军事化的训练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这些在童年习惯了玩耍的孩子们拥有基本的纪律意识,省得以后在课堂上浪费时间。
敢于亲自来队伍上报名的孩子,大多是平时比较胆大、有主见、甚至顽皮的人,不过因为人少可以帮忙的战士多,在十几双前来协助的战士们的微观下。有那个不听话乱讲的人会被直接把嘴堵上,而有哪个乱动或者不按要求动的孩子直接会被站在身后一同接受操练的战士们迅速强行纠正。这样就连形式比较直接的体罚都不用了,而且似乎还能显得战士们在训练孩子们时很有爱心似的。在这样玩偶一般的直接摆弄训练之下,不
为了防止这些在公开场地上的操练让不少人望而生畏,对这些孩子们的训练按照以往的民事工作经验没有像对训练精兵时的要求那样严格,对于孩子们日常行为的管理也不是深入到起居寝食让这些孩子没有一丝说闲话的空间,当这些孩子们能明白一些简单语言后还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游戏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围观。
逐渐的,前来报名接受训练并希望给家里领取钱粮的孩子们越来越多了,从十七人在数天内发展到百余人,队伍只好将这些孩子分成两个班,但还是可以在训练的时候让战士们直接站在这些孩子们的身后“一对一”的进行“训练指导”。
到了旧历五月中旬的时候,阴雨的天气下也开始有一些村落的家长们主动带着孩子来报名,新建起来的学校刚刚成形,桌椅和屋顶还没有着落的时候,前来报名领钱粮的人就超过了千人,战士们也不再能像以前那样进行一对一的帮训了。
当负责协助的翻译询问为什么最近这么多人来的时候,有人回答是听说是国王的下令,也有的人说了些比较实在的话:队伍在岛上大规模的营建校舍并打造那么多卓椅,还投入了不少本钱,怎么看也不像师人牙子的样子。
硫球本岛上第七旅在当地准备进行的“义务教育”,在坦诚的态度和足够的利益诱导下已经开始逐步展开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岛津家也终于从在硫球岛上恢复了贸易的那些人了解到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驻扎在南边儿岛屿上的人们袅无音信。
岛上的日人没有几个最终从海岛上逃脱,消息却是队伍早在出发前就已经做出了决定,在合适的时候主动透露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