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967章 避而不战</h1>
******
经过一番紧急商榷,最终李定接受了都佥事余兴国等人的建议,暂时退向哈萨克汗国中帐休整。同时派人南下联络位于锡尔河一带的苏谨。
从哈萨克汗国中帐到突厥斯坦约有两千里距离,大概相当于从大同向北到达漠北狼居胥山的距离,几乎横跨了整个钦察大草原南北。
信使要顺利找到苏谨的大军并不容易,因为从中帐到突厥斯坦这两千里的草原上,并没有扫荡过,还散布着不少哈萨克部族,换而言之,就要是穿过两千里的敌占区。
考虑到这些情况,李定一次派出了两百人马,由百总荆扬率领,南下寻找苏谨,请苏谨尽快分兵北上,与他一南一北,趁哈萨克大乱之机,扫荡钦察大草原,使两军能联成一片。
百总荆扬带着西伯利亚的寒流,带着李定等人殷切的希望,呼啸南去,这注定将是一次艰苦卓绝的旅程,两百人南去,回者不知有几人。
在遥远的异域作战,最难克服的就是那种无助、孤独的感觉,当初,李定在秋明听到苏谨的消息,全军沸腾,并由此促使他们杀入钦察大草原,就是这个原因。
对于远离故土的大军来说,要战胜的绝不仅仅是凶悍的敌人,更重要的是要战胜心头的孤独。
如果能成功与苏谨联为一片,士兵心头的孤独感会大大减低,从而能保持前进的勇气。
而横扫了哈萨克大帐的苏谨,此刻已经率军越过锡尔河南下,一万六千大军逼向布哈拉城。
在努拉套山北麓的艾达尔库尔湖畔,秋色连波,红叶绕岸,美丽的景色让人几乎忘了战争的疲惫。
苏谨驻马湖畔,看着手下的士兵欢快地宰杀着牛羊。然后拿到湖边清洗,正要准备着今夜的晚餐。
都佥事马益文是文人出身,看到斜阳洒在碧湖上,金光跳跃,美不胜收,忍不住临风高吟道:“湖连碧野草连天,万里秋风吹胡弦。捷报欲传隔葱岭,西出河中又一年..........”
苏谨听了,不禁哈哈笑道:“马大人,好诗啊!不过本将听着。怎么有点感慨万端的感觉啊。”
“让大将军见笑了,一时戏作,一时戏作,大将军莫当真。”
苏谨征战之余,常挑灯夜读,在秦牧的心腹将领中,这种现象很普遍,就连以粗豪著称的刘猛,这几年也没少读书。这一点皆是受秦牧影响。
苏谨追随秦牧征战多年。秦牧偶尔也会做诗。
天子的御制诗,多数气势磅礴,令人听了热血沸腾。马益文这样的诗,不论好坏。光是气势上就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苏谨摘下头盔,坐在湖边的枫树下,想了想说道:“李定两万大军攻破哈萨克中帐,虽未经证实。但想来这个消息不会有假,对此,马大人作何想?”
马益文连忙抛开诗赋。沉吟道:“我相信这个消息不会有假,这对我们而言,算是意外之喜。眼下我们最大的困扰,是兵力不够,很多地方本应乘胜拿下的,一时却顾不过来。
现在李定两万大军进入钦察大草原北部,与我们形成南北响应之势,如果能连成一片,形势则更加有利。”
苏谨随手捡起一颗石子,轻轻投入平静的湖水中,湖水顿时泛起一圈圈涟漪,向四面扩散。
如果说之前他们进入中亚,就象投出的这颗石子,激起了一**的涟漪的话,那么当石头沉寂到水下,水波很快又会平复过来。
现在有李定在北边形成响应,这种效应就会成倍的放大。
“马大人的意思,是咱们应该派兵向北扫荡,力图与李定联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