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资金上没有政策扶持,二在地位上不如国家院团,运营全靠自身,还有靠街坊四邻,愿意把孩子送过来,但是今时不同往日,都希望孩子们考个好大学,好好念书,谁来学这个,我想还是算了吧。”
江肆接着道:“外公说的有理,今天那些人是以我们非法营业来指摘,要是往后想重整旗鼓,重新组建需要政府审批,团里肯定也还要招人,而且还要宣传到位,要有学生,这里不是云京城,最难的是没人没钱!启动资金及后续运营资金,那可不是一点小数目!”
江幼青道:“我知道难,但办法是人想的。我先去招人,招到了人好去政府登记,至于其他问题,事在人为,我不能还没有开始就退缩。”
江幼青自小便心性坚定,认定的事便不会动摇,这一撮人见再劝也无用,便没再阻劝。
吃了饭后,江幼青便出了门,先去民政局打听了下艺术团申报手续,旋即便去了后街小巷。虽然已经很久没有回来,但是依旧轻车熟路。
小巷住着一个叫陈月娥的女人,那是她妈妈过去的同学,也曾在外公的学校学过唱戏,当年,这个陈月娥也是整个戏班子里数一数二的台柱子。
跟骆茗走得很近,学生时期两人不仅生活上要好,便连戏曲的艺术课上都很默契。每逢节假日两人常一起在小礼堂登台演出,那会骆茗饰演牡丹亭里的杜丽娘,陈月娥便饰演丫头春香,两人一个闺门旦一个贴旦,配合绝佳。而陈月娥除了会演会唱外,她那时候的男朋友,也就是现在的丈夫,先前也在团里吹得一口好曲笛,曲笛是昆曲最重要的伴奏乐器,有了它,便将再添一员大将。
可是如今算起来,江幼青和这位陈阿姨,也是很久都没有见面了,对陈月娥的印象,还停留在很小的时候,只是也听说,很久不唱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