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1 / 1)

孙梅英也做着准备。给下河村捎了信,让娘家人来一趟。

过了两天,小苗的姥爷和舅舅赶来了。

一进门,就从褡裢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一块腊肉,熏得黝黑发亮的,冒着油。田小苗高兴坏了,恨不得上去咬两口。

一通忙乎,吃了饭。

孙梅英从瓦罐里掏出钱来,交给孙有良。

“爹,这是大旺汇来的,卖布也攒了点,咱把欠下的工钱、料钱都还了,过年也省心……”

“好。”孙有良接过钱,藏在腰带里。

孙梅英拿起针线缝了几针。路上不安全,得小心一点。

孙有良缠好了腰带,孙梅英提了去沪上探望之事。孙有良沉吟了片刻,说:“英子,既然定了,爹不反对。到时候,让你兄弟送你一程。”

“爹……”孙梅英很感动。

“英子,只要你过得好,爹都依着你。”

孙有良很有囊气。见闺女红着眼圈,就宽慰着:“英子,不用担心家里。解放了,咱分了地,打了粮食,还有啥愁的?”

大舅和二舅也说:“姐,你放心,家里有俺们呢。”

孙梅英擦了擦眼睛,说:“爹,回去了,跟娘说一声。”

“好啊,你娘巴不得你跟大旺团圆,好再抱一个。”

“爹……”孙梅英脸一红。

可爹说的是实话,她的确是这么想的。这几年,被婆婆冷落,被人家指指点点,受了多少窝囊气啊。

送走了娘家人,孙梅英关着门数票子。

还剩下一万多块,得把布卖了,筹集路费。

第18章.018筹措

*

忙了十多天,孙梅英织了半匹布。

加上以前织的花布,凑够了一匹。

这天一早,村里组织车队去卖山货,孙梅英也跟着去卖布。

年关临近,集市上很热闹。

田秋山带着人卖山货,大声吆喝着。

孙梅英和田小苗守着布摊,也跟着吆喝:“卖布了,卖布了,结实的花棉布啊,都来瞧一瞧啊!”

喊了半晌午,终于卖完了。

山货摊子还没收。

孙梅英驮着小苗,在街上逛了逛。路过杂货铺,想买两支铅笔。可刚一进门,就看到几个姑娘媳妇围在一边,叽叽喳喳的。

“娘,那在干啥呢?”田小苗很好奇。

孙梅英过去一问,原来是收头发辫子的。她心里一动,就问:“师傅,头发辫子啥价钱啊?”

“哦,那要看发质和长短。”

说着,那位师傅抬眼瞅了瞅孙梅英。

孙梅英包着头巾,就摘下来,露出了沉甸甸的发髻。

她发质很好,又黑又密,油亮亮的。收头发的师傅眼睛一亮,说:“妹子,把发髻打开,让俺瞧瞧?”

孙梅英拆开发髻,一条大辫子粗粗的,一直到腿弯儿。

“呦,妹子的头发不赖,能卖个好价钱!”

围观的姑娘和媳妇很羡慕。

孙梅英扯着辫梢,问:“师傅,这个值多少钱?”

“哦,你过来,俺给你报个数。”

收头发的师傅背过身,挡住姑娘和媳妇们的视线,冲着孙梅英伸出了两根手指头。

孙梅英摇摇头。

那师傅咬咬牙,伸出了三根手指头。

孙梅英犹豫了一下,刚想点头,衣襟被扯了一下。

孙梅英又摇摇头。

师傅沉不住气了,把人叫到一边,小声说:“妹子,那你报个价,俺听听。”

孙梅英不晓得这头发辫子能卖多少钱?

以往来村里收头发的,都是换东西,很少给现钱。田小苗也不懂,可想着后世那一顶假发能卖到成千上万的,就伸出两个巴掌,晃了晃。

“二十块?”师傅看不懂,吓得直摇头。

田小苗扯着孙梅英的衣襟,就要走。师傅追上来,压低了嗓门说:“一个数,成的话,这就给钱。”

“一个数?”

孙梅英皱着眉头,一个数是多少?田小苗就更不明白了。

师傅一咬牙,横下心来。

“妹子,再给你加两块,成就成,不成俺也不勉强。”

孙梅英这才明白“一个数”是十块银元,加两块,就是十二块银元。她抑制不住地欢喜,赶紧点点头。

田小苗不放心,又追着人家问:“师傅,是十二块现大洋?”

“嗯,这是最高的,俺从来没收过这个价钱。”

收头发的师傅苦蹙着脸,心疼得就像割了块肉似的。

田小苗抿着嘴,绷着笑。

娘累死累活忙了两个月,才织了一匹布,卖了九万块(合九块钱)。这头发辫子一剪,就是十二块银元,至少能换二十万纸币呢。(合二十块)

在货架后面,收头发的师傅从腰里掏出一摞银元,递过来。

孙梅英拿着一个一个吹气,搁在耳边听了听,还用牙咬了咬。田小苗也一本正经地检查了一遍。她在后世研究过银元,能判断出真假。

核验好了,孙梅英装进荷包系上口,揣进怀里,还使劲儿摁了摁。

“妹子,来坐下。”收头发的师傅指指板凳。

孙梅英坐下,师傅打开辫子,头发像瀑布一般散开来。师傅拿着梳子梳了梳,从中间分开,扎成两把。

“妹子,那俺就剪了?”

最新小说: 老虎的低音 饲养一只娇气人鱼 穿成一个傻子 穿成古代愚孝文渣A 妖孽美人尊主总想娶我 炮灰女配A决定罢工 情敌的自我修养gl 不要我的时候请一并杀死我 大王万万不可 游猎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