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旅的等候作者:麦蓝
淡的样子,跟思维相通的人聊天实在是种享受,他已经很久没有这种畅所欲言的感觉了。
“就是这样!所以很人都说贝芬比莫扎特伟大,我却不这么认为。不过我也不认为莫扎特比贝芬伟大,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意义,是不样的。”
顾靖扬十分赞同,陈非完全说出了他的感觉,那种感觉很奇妙,明明是才认识没久的人,却好像他曾经参与过你生命、能够读懂你的思想样。
每个研究古典音乐的人,都有自己偏爱的作曲家和风格,而对顾靖扬来说,这两位作曲家正好都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他十三岁的时候参加全美青少年钢琴比赛,凭着莫扎特a小调奏鸣曲第乐章惊艳全美,拿下当年的冠军,时任纽约青年交响乐团音乐总监的samuelwong在比赛后对他母亲说:“这孩子是莫扎特跨时代的知己,他的灵魂和莫扎特是共通的。”
顾靖扬的整个少年时期,几乎是顶着“当代莫扎特最好的诠释者之”、“莫扎特跨时代的知音”、“天生的莫扎特演奏家”这类的盛誉中度过的,然而在他步入青年期的时候,他却开始疯狂热爱起贝芬,贝芬的那种直面人生中所有痛苦的精神、他和命运的辛苦卓绝的搏斗,都忠实地呈现在他的作品里,在顾靖扬最苦涩叛逆的青春期,给了他无尽的力量。
就像个攀登者,他也许登上过世界上最险峻的山峰,能够体会那刻的纯粹而崇高的愉悦,但是每次攀登过程中经历的艰辛和战胜困难之后的那种巨大的快乐加令人向往。登过山的人都知道,登顶的喜悦是灵性的、平静的,而脚下每步艰难的前进所带来的满足感,加符合人性。
“虽然所有挫折和痛苦都会成为过去,但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明白活着的意义。”
陈非双目炯炯有神地看着对面的人,此刻的他已经有点微醺,因此他没有细想为什么这个在别人眼里无往不利的男人竟也有如此深刻的面,他已经完全被另外种情绪占据了,那刻,他有种毫不夸张的、相逢恨晚的感动。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第八章
陈非把手伸向红酒瓶,拿到手中的瓶子却没有意想中的重量,凝神看,瓶里只剩下个底了。他有点惊讶,自己不是个酒量好的人,虽然平时喜欢浅酌两杯,但还从来没有次可以像现在这样,两个人不知不觉中就把瓶酒给解决了。
把剩下的酒给两个酒杯都添了点,他举起杯子:“干杯!”
顾靖扬爽快地跟他碰了下,个晚上都在浅酌的两个人很有默契地口喝光杯子里的酒,相视而笑。
放下杯子,顾靖扬满足地叹了口气,正准备起来收拾杯盘,陈非也在同时间了起来。顾靖扬请他坐下:
“做饭我帮不上忙,收拾还是可以的,这个就交给我吧,不然下次我怎么好意思再来蹭饭。”
陈非笑吟吟地看着他:“让你收拾没有问题,总要把甜点吃完再收吧?”
顾靖扬很意外:“还有甜点?”
“只有冰淇淋和提拉米苏,你想吃哪个?还是……”陈非想到个可能性:“你平常吃甜食吗?”
顾靖扬做了个跟他的气质很不相衬的动作——扶额。他的表情像是不好意思,又像是想笑:“基本上我是个不挑食的人——对甜点除外。”
陈非时没有弄明白这句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