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在穆空青前世,怕是小学生都听说过。
由于太过熟悉,穆空青竟也没察觉半点不对,顺着便答了下去。
于是当天中午用膳的时候,秦文启实在忍不住了。
他顶着穆云安明晃晃的嫌弃,硬是蹭到了穆空青身边的位置,明里暗里地去套穆空青的话,一副“你今儿不给我个叫我满意的说法,大家就都别想好好吃饭了”的架势。
穆空青简直拿他没辙,只能一遍遍强调:“我只是记性好了些,所以才学得快些!”
谁知道秦文启嗤笑一声:“就凭咱俩这交情,你还跟我遮掩!记性再好,也不可能凭空领会释义吧!”
穆空青又搬出了应付穆云平和穆云安的那套说辞:“释义都是我在书肆看来的,我记性好就记下了!”
现在的穆空青,已经被秦文启念叨得头昏脑涨,满心里都是咱俩能有什么交情,不就是多说过几句话的同窗吗?
完全没注意到秦文启话中的“凭空领会释义”是什么意思。
直到秦文启不服地辩驳:“得了吧,旁的书可以在书肆中翻看,可没听过有书肆大方到连注解书都叫人翻看的!若是这都能叫你看了去,咱还来私塾念什么书啊!都到书肆去便是!”
穆空青才反应过来,糟,他现在还没到买注解书的程度,也完全没考虑过书肆根本不会叫人翻看注解书。
这下好了,叫秦文启这么一嚷嚷,连穆云平和穆云安看向他的眼中,都带上了不解。
穆空青当机立断转移话题:“那便是夫子随口提过,我便记下了的。”
秦文启顿了片刻,穆空青看他的表情,心里松了口气。
谁知这气刚松一半,又听秦文启狐疑地问:“夫子何时讲过《孟子》?该不会是你已学完了《论语》,私下里央夫子教的吧?”
穆空青脊背一僵。
完了,他这才反应过来,为什么今天秦文启追着他不放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是《孟子》中的句子!
而他们现在,《论语》都还没学完呢!
面对三人如出一辙的狐疑,穆空青硬着头皮点点头,张嘴就开始胡扯:“夫子知晓我学得快,便随口说过几句。”
穆云平和秦文启被糊弄过去了。
穆云安却又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看得穆空青快维持不住面上的笑了,他这才低头吃饭。
好容易熬过了午膳,下午习字时,周秀才又在穆空青桌边站了一会儿,语气平静地投下一颗惊雷。
穆空青手一抖,他好容易写完的一张大字,就这么毁了。
第23章 一次升班
周秀才看着穆空青一手已经初具风骨的行书,难得地思考起来,自己从前对穆空青的种种猜测,是否当真是多虑了。
或许世间才华出众者万千,就是有这么一个人,拜进了他的门下呢?
这不也是他一直期盼着的事吗?
诸般思绪在心头划过,周秀才面上却是不动声色。
“你如今在丙班已无甚可学,可曾想过提前升入乙班?”
周秀才说话时的语气平静得很,听在穆空青耳边却似惊雷炸响。
穆空青看看手上毁了的大字,再看看边上那本字迹熟悉的《论语》,心想这当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了。
之前想用这本书引起周秀才的注意,却没想到周秀才得知这书是他自己默的之后,第一反应竟是:“好丑的字。”
在他屡次在周秀才跟前翻车,已经没心思惦记提前升班这事儿的时候,周秀才却又主动提出来了。
对着周秀才波澜不惊的脸,以及同窗们越来越复杂的目光,穆空青只能安慰自己,殊途同归,都是殊途同归。
自我安慰过后的穆空青,感受到了自己逐渐加快的心跳。
但他并没有第一时间便一口答应下来。
穆空青谨慎地答了一句:“夫子,学生的功夫尚浅,贸然升班,唯恐根基不稳。”
周夫子略带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带着一脸“你在想什么”的表情开口道:“你入乙班,自是要经过考校的。”
若是考校过了,当然没有什么稳不稳的问题。
若是考校没过,那还想什么,老实蹲着继续学吧。
穆空青:是我想多了。
既然只是个提前考试的机会,那自然没什么好顾虑的了,穆空青当即开口应下。
眼见着穆空青就要升班了,一直自诩聪慧过人、不可能输给寒门子弟的秦文启忍不住了。
秦文启还算有眼色,他先是起身朝周秀才行了个礼,得了周秀才的应允后才开口道:“夫子,这次考校,是单给空青一人的,还是我等皆可参与呢?”
周秀才看看秦文启,做出了认真思忖的模样,沉默了片刻,才顶着众人期待的目光道:“既是考校,自然是一起的。通过考校者皆可升班。”
这话一出,便是一贯沉稳的穆云安都忍不住有些激动。
穆空青却注意到了周秀才暗含的戏谑,在心底给自己的傻哥哥们叹了口气。
这次考试,除了他这个异类,满打满算估计也就秦文启能过。
可周秀才还是许诺全班皆可参与。
不就是想叫他们吃个瘪么。
有了秦文启和穆空青这两人在,其他人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