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33节</h1>
于书燕不好说什么,眼神却看向了站在几步外的毛氏,是因为她进了秦家后,俞氏开始不带毛氏出门的原因,毛氏才在这衣裳上下手的么?
才进院里,就听到正堂屋里俞氏的声音,却是叫三个儿媳妇进去的。
史氏今日丢了脸,这会儿像个小媳妇,生怕婆母再责备,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低调一些。
而毛氏第一眼就看到了于书燕穿的还是先前出门的衣裙,可是史氏的衣裙却换了另一套,毛氏面色微变。
进了堂屋,俞氏再次看向毛氏,问道:“今日老三媳妇的衣裳是不是你做的?我听说她贪图老四媳妇的衣裳,正好你还有两套没有做好,便在你这儿借走了一套,可有此事?”
毛氏一听立即从交椅中起身,说道:“娘,三弟妹向来喜欢新衣,尤其是这次四弟妹的衣裳布料上等,颜色出彩,三弟妹要出席,她说没有衣裳穿,寻我借,我想四弟妹向来大方,便借给了三弟妹。”
俞氏一听,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再看大儿媳妇眼神就不对了,说道:“那我且问你,老三媳妇今日穿的衣裳漏了针,可也是你一手造成的?”
毛氏一脸茫然的看着主座上的公公和婆婆,连忙答道:“娘,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四弟妹也是穿了我的衣裳,可为何四弟妹没有事,许是三弟妹贪玩,把衣裳划破了。”
也不无可能,可是事后俞氏回想,这明明是漏了几针,如果划破的话,那就不可能只有走针的地方,而是连布料也破了才是。
于书燕此时从交椅中起身,看向主座上的公婆解释道:“娘,其实我有一事一直没有说,先前大嫂给我的三套衣裳,皆有针线上的问题,还是秦楚发现后不准我穿,我才知道的,事后我就随意缝了几针,便也结实了。”
于书燕这话一落,史氏再也坐不住,指着毛氏怒道:“原来是你陷害我,我还说指不定在花园里划破的,现在看来,就是大嫂害了我,让我今个儿出丑的。”
毛氏听后一脸的委屈,更加的无辜茫然,“娘,我真的不知道这件事。”
毛氏再次看向于书燕,“四弟妹,我知道你不喜欢大嫂,以前多是我跟在娘身边,你不高兴,你想取而代之,我都不介意,咱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就该和和睦睦的,所以四弟妹你不必担心,娘最是公平,她对我们都很好,如今娘将你带在身边,我也是一样高兴的。”
“至于那衣裳的问题,真的不是我做的,我自己的针线活还是有信心的,虽比不得成衣铺里的,但穿出去却是没有问题。”
毛氏说得诚恳,老大秦安忍不住上前帮腔。
于书燕若有所思的看了毛氏一眼,秦家搅乱了,想来婆母就更恨不得她赶紧离开了,于是于书燕不再多说。而座上的俞氏听后却也相信了大媳妇,便也没有再计较,而史氏却成了俞氏生气的对象。
史氏指着毛氏大骂,“大嫂,我往日有好吃的好穿的没少分享给你,没想到你会这么骗我,以后我再也不会给你任何东西了,就算你家过不下去了,我史家也不会给你一分钱。”
史氏口不择言,毛氏却白着一张脸,甚至有些要落泪,接着柔弱的开口,“三弟妹何须此言,我毛家书香门第,岂时要过你一分钱了,我毛家虽不富贵,但我爹身为夫子,养活一家人不成问题。”
秦安见媳妇如此难过,上前将她拉下去,坐在自己的身边,秦安的眼神朝秦乐看去一眼,秦乐连忙起身将史氏拉着坐下,不准她再开口,史氏性子急,看到自家丈夫不帮着自己,反而帮着外人,再看大嫂骗走了她不少东西,如今落下几滴泪,大哥便帮着她了,她越发觉得委屈。
第74章 要征兵了
于是史氏一把推开秦乐,转身跑出了正堂。
俞氏看到史氏就讨厌,自然不理她,见三儿要去追,立即叫住秦乐,不准他去追。
接下来秦有富语重心长的说了一番话,秦家是小门户,自是希望一家人和和睦睦,如此才能兴望家室。
待秦有富说完,已经是深夜,于是各自回了房。
于书燕才到东屋门口,就听到西屋里传来秦乐的呼唤声,叫了史氏好几句,史氏也不开门,秦乐觉得特别没有面子,尤其院里头个个都听到了他的声音,更是无地自容。
于书燕也没八卦的心思,她这会儿犯了困,只想回屋里睡觉。
这一夜三房闹得很响,被秦有富说了一顿,终于在后半夜停歇下来。
第二日于书燕睡了一个大早床,待她从东屋里出来的时候,就见大嫂端着一碗吃食从厨房出来往二房去了。
此时院里没有什么声响,瞧样子,秦家的男人们应该下了地,而俞氏似乎出了门,至于三嫂史氏估计出门做事了。
于书燕活动了一下筋骨,她正要往院子后头去,经过二房窗户边,就听到毛氏的声音,“二弟妹,你吃一点吧,这东西可补了,吃了对身体好。”
然而吕氏却“呸”了一口,一脸不高兴的看向毛氏,“大嫂,你上次骗我吃下薏仁,害我这一个月下不了床,反而被婆母不喜欢,如今你又弄些我不知道的东西,我不吃。”
毛氏面色微变,接着在床边坐下,“二弟妹,我也是为你好,这一次绝对没有问题,你尽管吃便是,再说你可是咱们秦家第一个怀上孩子的,大嫂自然也是最开心的,你吃了补了身体,肚子里的孩子才会更健康。”
吕氏听了果然有些动心。
毛氏接着说道:“再说我这吃食问过大夫的,绝对没有问题的。”
这一下吕氏终于放下心来,便接过毛氏手中的碗,吃了起来。
于书燕也只是不小心听了一耳,没有细听,便去了后院里,寻了个地方坐下休息。
这么呆着也不是个事儿,可是想起秋季征兵一事,于书燕便只能呆在秦家,而且还得讨好一下婆母,到时还得她出面帮忙。
这日于英改跟父亲于江全从山里头出来,弄到了几张好皮子,他独自去南亭镇卖,还是卖给老熟人,卖完了后,他见集市热闹,便在集市里呆了一会儿,寻了一处酒肆坐下,要了一壶酒和一碗肉,坐下吃了起来。
没想好巧不巧的,这酒肆外头进来一位长衫公子,正是与于家有过节的刘家二郎。
先前于书燕差一点嫁给了残疾的于家大郎,后来悔婚,刘家人又陷害于家父子,结果人没陷害到,反而被关了几日,刘家人在镇上也成了笑柄,生意更是一落千丈,刘家人气得不行。
后来一打听,发现于家小女嫁给了一个小三元的秀才公,还跟知县大人交好,刘家人不得不歇了心思。
眼下在酒肆里与于家大子狭路相逢,那刘二郎动了心思,他不动声色的在于英改身后不远处坐下,叫了一壶酒和一大碗牛肉,就这样盯着于英改看。
于英改吃得不算快,他一边吃一边似乎在想着什么,而此时不远处的几桌子喝酒吃肉的食客却在谈论着一件事,说定南将军带着人马过来征兵了,正逢夏末快进入秋收之时。
这些食客个个都觉得不高兴,秋收最是要壮丁,此番定南将军将壮丁征走,到时受苦的还是百姓。
有食客问道:“这么一说,莫不是南方要起战事?我听说岭南化外之地有人造反,死了不少人,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此时有人接话,“此事怕是不假,岭南原乃流放之地,那边尚有私岛无数,有不犯事的往那些岛上躲,还当真找不到是谁了。”
“这么说来,眼下定南将军要征走的壮丁岂不是要送去化外之地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