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意节分别以后,ronald再也没回到东星。
他终于是辞职了。
ronald说他真的在准备着拍电影了。
他想要做的一直都是拍电影。
不是拍广告。
虽然目前没有什么资金,也没有什么团队,甚至没有一个剧本,可他总归要先走出去,要先做起来。
这世界有太多的人想了一辈子、筹备一辈子,却始终都没开始过。
ronald说,他想拍的第一个故事是关于自己母亲的。
ronald的母亲早早过世,当时ronald刚大学毕业。他说他母亲在世时他从未尝试理解过她。
他的母亲喜欢讲述过去,还喜欢抱怨现在。她跟每一个她刚刚才认识的人讲述自己年轻时的那些故事——讲述自己是大学的骨干成员、讲述自己是单位的培养对象,再抱怨她现在的生活,“婆婆妈妈”,家长里短的——抱怨自己跟丈夫的种种矛盾、抱怨自己跟公婆的种种龃龉、甚至抱怨自己跟儿子的种种冲突。他当时感觉烦,也感觉丢脸。
可ronald其实是敏感的人。中年以后,他突然就明白了她,也愧疚于此。毕竟妈妈永远听不见了。
于是ronald想“帮”他妈妈“认识”更多外面的人,甚至外省的人、外国的人,让他们都能听到她的故事——他的妈妈喜欢讲述的故事。
跟他妈妈赎一种罪,那个罪孽叫作“忽视”。
ronald离开之前东星的人自然是送别了他。
大家布置场地,写了卡片,祝愿ronald能实现梦想。
而再次见到ronald,张斩其实感觉对方的状态好了很多。
拿到这种大奖以后选择辞职、实现梦想,他的勇气非同寻常。毕竟在这圈子,拿奖后就是“大佬”了,光鲜靓丽的,可ronald竟然就此“退隐江湖”了。
ronald对张斩说:“谢谢你,zoe。民俗街的这个项目……是zoe你发现的项目,也是你给的idea,你提的案,还是zoe你找的团队做的package。我之前没离开东星可能也是想在本行先干出点什么、拿到点成绩,才好告诉自己我并没有荒废前半生,也并没有虚度几十年。我虽然是‘蹭’的奖项,但——”
他继续说:“凭着经验,我好像也给过一些修改意见哦。”
“当然。”张斩说,“很重要很重要。”
ronald说:“哈哈。”
这当然是真实的。
比如,“其他画面做成黑白,但‘非遗物品’做成彩色”就是ronald给的建议,一切果然就不一样了。
他们是一个团队。
而ronald是创意总监,是创意leader。
在戛纳上拿到奖项,同时服务华想十几年,他也算是伴随华想一步步地走到今天的。
从那一年华想集团宣布自己要做手机起,一年年、一代代下来,他陪着华想手机部门从寂寥走到喧嚣,有过许多好的创意。
最新的那款手机女性顾客占到了40%,它开售的那个季度华想集团单款手机的出货量首次杀入全球前五。
他也满足了。
………… ronald离开以后,很自然地,张斩成为新的creativedirector,正式接过ronald的位子。
拿下红丸、挽回华想、搭上宾珞,又凭“民俗街”拿到奖项,这两年的张斩战绩可以说是十分辉煌。
尤其是在这个时代。
经济本身算不上好,广告主们在砍预算,同时大公司们又都开始自己对接媒体、开始自己制作广告,过去那些“媒介资源”好像已经靠不上了。同时带货博主、网络红人又拿走了大半的经费,他们像是大势所趋,因此,在这样的年景之下张斩成绩可谓亮眼。
“创意总监”这个头衔对于她最正常不过。
张斩好像更加忙碌了。
作为总监她需要看全部项目,不仅仅是文案方面,同时还有设计方面。
那件事情发生以后kate又直接辞了职,张斩不想匆匆忙忙拉一个人来接上kate,于是便一边由她自己盯着项目,一边招聘觉着合适的人。她希望这个新的手下能与自己合作愉快,既有出色的审美与出众的技术,又有工作的热情以及有趣的创意,还能对市场与消费者有一定的洞察深度。
一边盯项目一边招属下,真快忙疯了。
张斩做了详细计划。广告公司早上还好,她便利用早上时间看resume与做interview,10点半或11点后再开始跟同事们做项目。
东星正常10点上班,这样也就耽误半个小时,最多一个小时。
最后张斩挖了一个jet的副总监。
张斩喜欢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