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 / 1)

('

练兵 新的大将之道

如果是放在正常军营里, 刺杀长官这种念头都难升起,更别提付诸行动,之所以如此, 主要是因为韩信如今只是个千夫长,又是个女儿身, 暂时还住在原先的营帐里, 只是和他同住的几个女兵换了个住处而已,女兵营夜间的值守是韩信自己撤去的,值守要花费精力, 他不容许有任何人以任何借口逃避他的训练。

又或者说, 这是他故意留下的一个破绽。

行军打仗, 最重要的是头脑灵活, 韩信这些日子把女兵往死里压,但一直没能出现像 躺着等田熟

安息国坐落于西域前往欧罗巴的必经之路上, 经济繁荣,国土面积最强盛时约有晋国五个上郡那么大,兵员主要以贵胄子弟和家将部曲构成, 贵胄子弟手持巨盾长矛,骑着同样浑身披甲的战马, 作为重骑兵冲锋陷阵,部曲则作为轻骑兵和弓手保护策应,这倒不是安息国的贵胄比较愿意身先士卒, 而是优秀战马也是贵胄的资源。

晋国早就有了大量应对重骑兵的投石机长矛阵等, 所以一般认为重骑兵容易战损,但对西域国家来说却不是这样, 粗糙的生铁兵器通常无法击穿贵胄的精铁战甲,重骑兵带来的压力也不是正常士卒能够抵御的,对于安息国的普通士卒来说,主家在前面冲锋陷阵,能够有效地避免怯战懒战的普遍情况, 谁都知道主家一旦出事自己也逃不了, 这种稳定的军心是很多军队都不具备的。

安息军同样也有缺点, 国子监录名

烟花三月, 正是国子监开学的季节。

送走上一批国子监生还没有多久,在决定由官学遴选学生入学的招生渠道之后,国子监也就空了一年没有招生, 上一批国子监生拉拉杂杂为姬越带来百十多个官员名额,虽然也是杯水车薪,但至少国子监已经有了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

国子监不是考进就算, 姬越特别规定了一个月考察期,学子入学之后, 统一教授新内容, 一个月内没有通过考核的就筛下去,由地方再次选派学子来,同样是一个月考核期,此外官宦子女的考卷比正常学子稍难,讲师也会格外注意他们的品行学识, 避免地方上利用入学名额谋私,毕竟成功入学国子监差不多就代表一个实权官员的名额。

经过一整年的紧张学习,素娘轻轻松松就考进了国子监, 柔娘那边却是熬得眼睛都红了,才险险因为答题严谨被考官酌情通过,这等考试虽然是地方上的遴选, 有人情面子可讲, 但在吴郡却不同, 许霁要求考生统一使用规范字体, 试卷上不得留有记号,糊名之后由专人誊抄, 将誊抄本送呈考官面前, 连往常的字迹加分项都没了, 只看个人本事。

柔娘能通过,许霁也觉意外,半年前他就在吴郡当地为柔娘寻了一个好婚事,是吴郡一个家风清正的中品士族,陆姓,与柔娘年岁相仿的是一门三兄弟,虽然长兄陆宴最为出众,但许霁认为以柔娘的性情不适合为长嫂,往后也不适合作为一族主母,想来陆家对主母的要求也不会是柔娘这样的,故而他比较看好的是陆家二郎君陆晢,但柔娘思索再三,提出想最后再试一试。

她说的试一试自然不是去试试陆宴想不想娶她,而是要试一试考取国子监名额,半年来她差不多已经想通了自己的处境,眼见许霁对素娘寄予厚望,她的心里并不好受,并且她以客人身份和陆家娘子相处时,陆家娘子总是有意无意提起几位兄长的学识,让她莫名生出几分不甘。

除此之外,吴郡的风气也是促使柔娘下决心的一点,虽然许霁一直在治理,但儒风盛行的吴郡却不是那么好管的,柔娘因为要相看人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许多吴郡女眷,和她想象的清闲舒心完全不同,上到大士族主母,下至士人妾室,这些女眷头脑浅薄得可怕,能有几分管账本事已经是才华出众了,再多反倒要惹其他人孤立,许多女眷都赞同她不读书,认为读书多了的女子脑子不好。

虽然陆家没有表现得太明显,但柔娘很敏锐地发觉了陆家娘子对她微妙的不喜,陆家的那位主母也时常用挑剔的目光打量她,仿佛她不是官家贵女,而是哪里来的贫家丫头。

', ' ')

最新小说: 被读心之后,假千金成团宠了 偷听我心声,满门炮灰杀疯侯府 金手指是一见钟情 成长之路[慢穿] 我在八零搞运输 先给死对头咬咬 温暖的季风 重生九零之小镇做题家 重生之包子养成攻 主角他是团宠(快穿)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