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景王每次看到小花的时候…
皇宫
许贵妃的淳鸾宫里。
提起许贵妃,旁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荣宠不衰,作为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来说,能被当今圣上宠了几十年,谁提到都要咂嘴,讚道这女人厉害。
可是实质上,许贵妃长得并不是很美。至少,宫里比她貌美的妃嫔有很多,可是她就是能霸着陛下宠着,这个你就不能不服气。
本是一个小门小户的良家女子,一朝选在君王侧。一路从才人升至宠冠六宫的贵妃,靠的不光是脸蛋和心机,还是投了陛下的眼缘。
至少旁人是见不惯许贵妃一大把年纪,还成日里梨花带雨的摸样,但是当今圣上就是吃这套。
许贵妃生得瓜子脸,柳叶眉,眸中含着春情,一脸弱不禁风的娇弱样。身段纤细,仿若弱柳迎风,从脸蛋和身段来说,作为一个四十好几的女人来说,保养的非常不错。尤其哭的梨花带雨时候的样子,那真是叫人一个心疼啊。
「陛下,臣妾实在是想晋儿的厉害,您就招他回来,让臣妾瞅瞅吧。」
许贵妃嘤嘤哭了半响,又是哭又是撒娇,只把原本坚持的熙帝磨得面色越来越软,甚至面带怜惜之意。
「好了,你就别哭了,朕找个日子宣他回京。」
「真的?」
许贵妃满脸喜悦,脸上又带着泪水,但不得不说这种又哭又笑的样子,还是挺衬她的,凭添了一抹水灵动人的娇媚。
「朕说话还能有假?」熙帝佯装恼怒。
许贵妃破泣为笑,偎了上去,「臣妾自是信陛下的,陛下可是金口玉言。」
得要自己想要的结果,许贵妃小意奉承了一会儿,熙帝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道:「好了,时间也不早了,朕去凤栖宫坐会儿,听徐太医说皇后凤体微恙。」
「恭送陛下。」
等熙帝走了以后,许贵妃才露出脸上的不忿。
又是皇后,那个老女人跟她斗了几十年都不死。每每找着凤体微恙当藉口,哄着陛下上她那儿去!
关键她还不能戳破皇后的虚伪面孔,因为陛下最讨厌的就是女人争风吃醋。他怎么宠着你都可以,但是你当着他面给『别人』上眼药就不行。
这个别人就是当今皇后萧氏。
皇后萧氏出身靖国公府,是熙帝的原配,从太子妃一路做到皇后的位置。如果说许贵妃是荣宠几十年,那么萧氏受宠的时间比她更长,尤其和当今是少年夫妻,感情更是深厚一些。
萧皇后宽容大度、母仪天下,对后妃一视同仁,对皇子爱护有加,更是让熙帝感激在心,甚是尊敬。当然尊重归尊重,后宫这么多妃嫔也是颇有一些得熙帝喜爱的,而许贵妃就是其中翘楚。
做了萧皇后几十年的老对头,这世间再也没有许贵妃更瞭解萧皇后那人了。如果说她许贵妃是爱装娇弱,那么萧皇后就是一个虚伪至极的人。
明里对宫里嫔妃一视同仁,对其他嫔妃所出的皇子爱护有加,实际上死在她手里的嫔妃不知有多少,还有那些童年夭折的皇子公主,当然没出来就流产的更是不计其数。
许贵妃当年入宫的时候,不清楚情况,可是在萧皇后身上吃了不少暗亏,还小产过一次。从那以后许贵妃就和萧皇后势不两立了,明里暗里斗得厉害,当然这都是私底下的。
明面上,人人都说萧皇后和许贵妃两人关係和睦,亲如姐妹。
当然,能在后宫这么多女人中拔尖而出圣眷不衰的,又有哪个是简单的呢?谁敢说谁手上没沾血,那都是无稽之谈。
见许贵妃脸色不好,淳鸾宫的掌事宫女琴儿在旁边说道:「恭喜娘娘贺喜娘娘,晋王殿下又能回京与娘娘团圆了。」
听到这话,许贵妃脸上才好看一点,但还是说道:「什么团圆,也就只能见上一见,要不了多久就还是要回封地。」
「能奉召入京,说明是晋王殿下圣眷优渥,娘娘看那云王和景王,自从就藩以后,就从来没被招回京过,哪个不知道他们不是不受陛下待见啊。」
许贵妃不屑一笑,「他们能和我的晋儿和齐儿比?」转瞬间,眉头又蹙了起来,「只可惜本宫一次只能求一个儿子回来,可怜我的齐儿了。这连着两次都招了晋儿回京,也不知道齐儿会不会埋怨本宫。」
「齐王殿下定会明白娘娘苦心,毕竟咱们这也是为了大事。」
许贵妃看着自己手上的丹蔻,笑得意味深长。
凤栖宫。
熙帝走后,萧皇后靠在凤榻上,揉了揉自己的眉头。
思及刚才陛下一意孤行要招晋王回京,她就烦恼不已。
坐了一会儿,萧皇后招来身边的大太监道:「你亲自去东宫一趟,把太子招来。」
「是。」
太子来的很快。
「母后,您招儿臣前来所为何事。」
萧皇后把太子招到跟前,细细密密的把晋王要回京的事说了一下。
太子紧皱眉头,
', ' ')('「这才多久,父皇又招他进京!」
萧皇后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可圣上圣意已决,她几番劝阻都无用,现在也只能小心戒备了。
在熙帝来看,晋王进京是为了一解贵妃思念之苦,在萧皇后来看,是许贵妃那个贱人又弄了什么?蛾子。
只是上次晋王回京行事十分坦荡,除了进宫陪伴许贵妃,在熙帝面前偶尔尽孝,并无什么异常。在京中待了不过半月,便自己请旨回了封地,让他们想抓些什么把柄都抓不到。
抓不到把柄自是不好在陛下面前分说,也因此这次熙帝说招晋王回京,萧皇后只能说些面上的话,也说不出什么极力反对的言辞。
毕竟贵妃思子思念的都哭了!
这是熙帝的原话,可萧皇后还听出了另一层意思,太子在京中你自是不念,可许贵妃两个儿子都在封地,常年见不到一面,你自是不明白别人的苦处。
好吧,这下萧皇后什么也不能说了。
见太子来回踱步,萧皇后说道:「好了,你也别慌张。你是太子,地位谁也不能动摇。母后与你说这事并不是让你心神大乱的,而是让你盯紧了他。藩王不允许结交朝臣,只要他有一丝异样,我们就可以先发制人。」
这话萧皇后说过了不知多少次,太子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总这么被动的防守,着实让人憋屈至极。可不被动防守又能怎么办,闹到父皇面前他和他母后只会落一个不容人不容兄弟的名誉,毕竟贵妃和晋王齐王可是什么都没做啊!
说白了,就是偏心罢了!
太子如今早就被磨得满腹怨怼。
「儿子明白。」
「有什么事多与你外公商量,戒急戒躁。」
萧皇后清楚自己儿子的个性,性格易躁,有她靖国公帮衬着,她自是要放心一些。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太子便匆匆离开了凤栖宫。
京中太子一系和许贵妃一系这种怪异的僵持状态,景王自是知道。
他想了很久,都没办法把晋王这接二连三入京视为正常。可是要说其中有什么猫腻,他手下的探子和太子那边几乎都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事情反常即为妖。
对晋王,因着上辈子的经验,景王可是拉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黄覃也不认为贵妃一系是无的放矢,藩王入京并不易,不可能许贵妃费了老大的功夫就只是为了思念儿子。
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能看透其中的猫腻却没几个,因为从贵妃一系的动作来看,确实就是因贵妃思子晋王回京是来看望母妃的。
京中那边动静景王仍没丢下,这边两人也费劲了脑汁在想里头的猫腻。两人商量了许久,都没出个头绪,这事就暂且被放下了。
景王府靠在西北角的一个院子里。
「弟妹还是不要想的太多了,既然来了就安心住在这里,就算不看别人也要看儿子孙子。」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妇人说道。
被劝的那位老妇人面带愁苦之色,「这个道理我也是懂的,只是这大半年他都没递信过来了,我心里担忧啊。他又是个闷性子,平日里回家本就少,什么事也不和我说。」
「你还是不要想太多了,也许他觉得这样更妥一些,毕竟你也是知道他状况的。当太医都是朝不保夕,我们家老头子要不是到景州来,现在全家也说不定都是提心吊胆的。」
「唉。胡嫂子多亏了你们家,真是麻烦了。」
「麻烦个什么,大家一家人不说两家的话,既然来了就安心在这里住着。」
「也是,都是我不该,不该想的如此多。」
两人又说了几句,才又各自去忙各自的了,毕竟都有儿孙,虽是同住一个屋檐下,也都不是閒人。
现在景王每次看到小花的时候,都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不为其他,而是为了她的肚子。那么纤细的人儿却挺着那么大一个肚子,着实看起来可怖。
可小花却是处之泰然,景王甚至偶尔看到她静下来的时候,会抚着肚子微笑。
母爱是什么,景王从来不懂,书中有说过,可他一直无法明白。此时此刻,见到这种场景,他似乎有了些许明悟。
「殿下,怎么了?」见景王有些发呆,小花开口问道。
景王恍过神来,用指尖小心的触了触她的肚子。
小花笑了,拽着他的手抚了上去,「是不是很大,婢妾也觉得有点大了。可胡良医说正常着呢,就是看肚子有点像双胎,但暂时还把不出脉来,还得过一阵子。」
「双胎?」
「对呀。」小花眉眼皆笑,「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胡良医只说看着像,具体还要等把脉后才知道。要真是两个就好了,婢妾可就省事了。」
「欢喜?」
「嗯。」小花嗯道,「殿下不欢喜吗?」
「孤王甚欢。」
「殿下你不知道,娃娃会动了,昨儿个就动了一下,今天上午又动了一下,可
', ' ')('惜就这么两下。不过胡良医也说了慢慢就会胎动越来越多了……」
正说着,她突然哎呀了一声。
「怎么了?」
「他又动了呀,你摸摸看。」
这种新奇的感受让小花激动得像个小孩子,抓着景王的手就又放在了肚子上,可动过那一下之后,又不见动静了。
「哎呀,你再动一下嘛,让爹爹也感受一下。」
爹爹?景王再次愣住了。
正出神着,手下又是一动。
「你看是不是,他会动了呢。」
那边兴奋的不得了,景王却突然有一种鼻子发酸的感觉。这种感觉很陌生,让他有些无措。
景王突然站了起来,「你好好的,孤王前院还有事。」
小花疑惑的抬起眼看景王,这个时候能有什么事啊,平时景王半下午的时候过来,一般都是前院的事情都处理好了。不过小花也知道景王最近很忙,也没有再多想。
「那殿下回来用晚膳吗?」
「要是饿了,你就先用。」景王知道她自从怀孕了之后,胃口就特别好,总是饿的很快。有时候明明饿得难受,想着他快回来了,还是硬顶着等他。
「好吧。」
景王走后,小花又盯着自己肚子开始观察起胎动起来。
这种举动从昨日那第一下胎动后,她就颇为乐衷。以前她从不知有这种事,此时却是觉得非常神奇。
尤其那一下下的动,彷佛牵了她心神似的,总有一种模模糊糊可以感觉到肚中胎儿情绪的错觉。
那种感觉很奇妙,让人心都化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