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的报社内,专门负责此事的主编简直气得想生撕了发布这篇短文的人,他死死地瞪着舆论的走向,两只手重重地拍在桌子上:
“这些该死的、利欲熏心的工作室,天杀的只看见眼前的蝇头小利——还有这篇文章的作者,叫薇妮莎的是吧?fuck!这女人想红想疯了吗?!”
《别让沃克跑了》的作者署名是薇妮莎。
不仅沃克和白宫幕僚团,估计现在所有掺和进“那个计划”的媒体,都想把薇妮莎这人给生吞活剥了。
主编的对面站着几个编辑,此刻,编辑们面面相觑,小心翼翼地问:“先生,那我们……还要按照原定的计划继续执行吗?”
“继续执行?你是想这个计划彻底完蛋吗?”
主编气得肺都快炸了,他指着《别让沃克跑了》的打印稿咆哮起来,
“要是你们能有这个薇妮莎的一半撰稿能力,我也敢让你们继续去执行计划,可问题是,你们能吗?!”
妈的一群废物!撰稿能力加起来都不如一个工作室出来的女人!
编辑们:“………………”
他们竟然无法反驳==
其实,相较于白宫来说,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媒体,才是这篇文章的最大受害者。
因为这篇文章的出现,可以说是直接摧毁了他们这一周时间里所有人的努力。
正如薇拉根据舆论传播模型推演的那样,这些媒体们联合起来盛赞超英,的确是打着先把人高高捧起,再狠狠摔下去的主意。
先是通过夸张的宣传引起更多人的反感,等到众人忍无可忍之际,再掀起这些超能人士之前的罪责,进行大规模的声讨——这本来就是他们玩惯了的手段。
按照舆论的走势分析,他们的计划是这样的:
拿七人中最没有存在感的蝙蝠侠开刀,一点点地翻出他在哥谭那些真真假假的案子,再拿出各方业界人士的讨论,慢慢把这人从超级英雄的行列里剥离出去……
他们连四天后的揭露稿件都早早地写好了——五六个编辑,加上主编,来来回回地改了好多遍的稿件!
结果,天杀的《别让沃克跑了》抢先一步窜出来了。
“你以为我们现在还按照原来的计划声讨蝙蝠侠还会起作用?”
主编冷冷地骂道:“还没反应过来吗?你们真的认为在这起风波还未平息之际就爆出蝙蝠侠的案子,舆论就会反过来骂蝙蝠侠?”
——完全不会好吗!!
人们只会认为,这是政府又在转移、推卸责任。
本来《别让沃克跑了》这篇短文就是在抨击政府,指责沃克利用超英转移话题。
到底是要有多蠢,还要在这个话题发酵的最关键时期,继续爆蝙蝠侠的黑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