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承受的是阿尔比恩的恩惠,不应该是不列颠的罪。”
黎格最后抛出了这样的话来。
“如果你真的想让北之妖精得到一个和平、安详、宁静的未来,那就离开这片土地吧。”
“打从一开始,你们就不应该和这片大地上的一切产生牵连。”
“生活在阿尔比恩所化的森林及湖区上的你们,不应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不得不说,黎格的这番话,让诺克娜蕾产生了不小的触动。
遥想当初,北之妖精生活在阿尔比恩所化的森林及湖区里,没有与不列颠产生接触的时候,那是多么的安详及和平?
他们是因为阿尔比恩的祝福才诞生的存在,与不列颠的原初六妖精氏族不一样,没有原罪,没有诅咒,没有灾厄,也没有战争,是那么的幸福且和平。
直到森林及湖区被不断扩张而来的不列颠发现,妖精六氏族为了更多的土地以及更多的乐趣而开始屠杀北之妖精,掀起春之战争,北之妖精的和平与幸福才被彻底打破。
妖精历6000年,距今8000年前,打从春之战争在那个时候打响开始,北之妖精就开始陷入不复之地。
春之战争的败北,使得北之妖精被屠杀殆尽,唯一幸存下来的女王麦布也不得不逃出湖区及森林,远离家乡,建立西之岛,方才得以幸存。
之后就是长达数千年的背井离乡,长达数千年的隐忍及发展,女王麦布才得到了复仇的力量,重回这片大地,掀起了夏之战争。
可在夏之战争即将取胜时,女王麦布的爱人又逝世了,她还被救世主梣趁虚而入,被以一种不光彩的手段击败,只能黯然伤神的退兵,连族群的仇都无法报了,坐视着妖精氏族们不断的纷争与杀戮,渐渐变得麻木。
可以说,北之妖精从始至终都是无辜的。
他们也是受害者,是和兽神科尔努诺斯一样,被带有原罪的南之妖精们迫害的对象。
他们应该憎恨他们,应该愤怒,而不是再去背负这个国家的罪孽。
就像黎格说的那样,他们应该选择更光明的未来,而不是像现在这般,就算打倒了摩根,得到了不列颠,将来也得一次次的替原初妖精们的氏族承受来自兽神科尔努诺斯的诅咒,迎接一次次的灾厄。
相比起不列颠,或许……泛人类史真会是一个更好的去处。
诺克娜蕾开始神色恍惚,陷入自己的想象中。
黎格也没有催促,就这么静静的等着诺克娜蕾整理思绪。
阿尔托莉雅看着这样的诺克娜蕾,突然觉得,她也很可怜。
或者说,整个王之氏族以及北之妖精都很可怜。
因为原初六妖精及以其为源头的妖精氏族们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北之妖精遭到了殃及,即便如今已经夺回了曾经的湖区及森林,他们依旧需要臣服于女王摩根,在这片大地上承受本不该由他们承受的诅咒,受到「灾厄」的威胁。
他们完全是无辜的,是被殃及池鱼的。
作为这样的北之妖精唯一的幸存者——麦布的次代,诺克娜蕾可以说也是北之妖精这一妖精族仅剩的末裔了,却还得带领整个王之氏族,去为他们谋福利,这既辛苦又吃力不讨好的职责,实在让人不得不哀叹。
毕竟,严格来说,王之氏族里的妖精也是被流放的其他氏族的妖精,根本就不是和诺克娜蕾一样的原本的北之妖精。
本质上,诺克娜蕾和她一样,都是在整个不列颠里只剩自己一个,没有同伴,没有同族,不属于任何一个妖精氏族的……外来者。
看着沉默下来的黎格、阿尔托莉雅以及诺克娜蕾三人,这个时候,迦勒底的一行人也彼此互相对视了一眼。
三人似乎靠着眼神的交流达成了共识一样,令得达·芬奇主动开口,打破了沉寂。
“如果王之氏族……不,北之妖精愿意迁移至泛人类史的话,我们迦勒底愿意提供协助,接纳北之妖精的到来。”
达·芬奇说出了这样的话了。
虽然泛人类史现在也有些自身难保,因为异星之神的入侵,人理已经整个白纸化了,但以迦勒底的体量,接纳一个北之妖精,还是能够做得到的。
而且,北之妖精若是能够定居泛人类史,那也是一件好事。
至少,迦勒底能够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携手对抗异星之神,共同拯救泛人类史,使人理得到重新奠基,恢复本来的模样。
“……容我想想吧。”
诺克娜蕾最终还是没有做出决定,压下心中的种种思绪以后,站了起来。
“我承认,你们的话很能打动人,但我们王之氏族……北之妖精一族也有自己的坚持。”
“哪怕我们原本居无定所,且习惯于迁移,让我们离开这片大地,离开爱丁堡……”
“说实话,我个人是不愿意的。”
对于诺克娜蕾的这番话,黎格并不感到意外。
不列颠南部也就算了,但不列颠的北部本是阿尔比恩化身而成的湖区及森林,其本来就是北之妖精的故乡,是恩泽北之妖精的大地。
而爱丁堡这座城市,别人不知道它的真面目,黎格却再清楚不过。
它其实是女王麦布死去以后所化,就像其余妖精死去以后会回归自然一样,女王麦布死去以后便化作了爱丁堡,并不断的汲取大地的魔素,维持王之氏族的存续。
作为女王麦布的次代,诺克娜蕾自然不愿意离开爱丁堡,更不愿意抛下爱丁堡,前往泛人类史定居。
但她除了是女王麦布的次代以外,还是王之氏族的领袖,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想法,还得考虑族人们的未来。
是否要让族人们留在这片大地上,一直饱受「灾厄」的迫害呢?诺克娜蕾觉得,自己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士兵们,帮圆桌的使者安排房间。”
诺克娜蕾转过身,下达了指示。
“在我做出决议前,好好招待他们,不许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