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娘那边亲戚家孩子有早几年去下乡的知青,因为她今年要下乡,她娘特意去找人家问情况,往前写回来的信,都是沾着泪的,现在也只是习惯了,或者说麻木了。
李思思当时出来,下了很大的决心也做好了流血又流泪的准备,现在不管下午考核炼油厂能不能上,但红崖村的情况已经比她想象中好太多太多了。
清若听她叹气,又口吻感慨,应该是想到家里了。
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只能认真回应她,“我们勤快一点出工,总能吃饱穿暖的。”
李思思这会看着远处连绵的青山有些难过,没心思逗她,可是听她这认真乖觉的口气还是有些被安抚到,重重点头,给自己打气,“嗯,你说的对!”
两人顺着陆德孟指的路到了供销社,把自行车停在门口,旁边还有其他自行车,但清若还是有些不放心,“要不,你先进去买,我守着,一会我进去你守着。”
借来的东西,她总觉得不安心。
李思思没好气的伸手拉着她的手臂往里走,“行了,赶紧的,现在可没人敢偷自行车。”
这供销社是拢江公社的,拢江公社下面一共六个大队,其中就包括现在清若她们所在的大队,她们大队主要就是红崖村的村民,在公社里是第四大队。
因为前两年陆承光和何国胜合计着在大队里办了炼油厂,其他大队瞧见好处了,都纷纷跟着县里办手续要在大队里建厂,现在办下手续已经建厂的还有第一大队和第五大队。
第一大队是棉花厂,第五大队是面粉厂。
虽然现在成效颇微,但很明显有一个好处就是,公社供销社里的棉花、面粉和油都价格比较低,他们能分到的票也相对多一些。
毕竟大队不管建什么厂都要先从公社这里批手续才能批到县里,这样一来肯定要先给公社一些好处。
棉花虽然比较低价,但买去还要去村里找人弹棉花,她们现在不熟,而且现在不缺用棉花的地方,不必要买。
两个人就买了些面粉,一人买了个热水壶。
热水壶不方便带着出门,磕磕碰碰的内胆容易坏,但是没有热水壶不方便。
清若想起赵娟也没热水壶,便问李思思,“我们要不要给赵娟带一个?”
李思思正在看扎头绳,这里没有她想象中那么落伍,好些扎头绳的样式和城里差不多,只是看着做工要粗糙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