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卫东挠了挠头:“我就是对故事会里的故事感兴趣,觉得有意思。”
春兰则红了脸。
秋苓仔细一问,原来大哥和大姐仔仔细细地看了那些杂志和报纸,发现不同的杂志报纸上刊登的故事文章风格相差还是挺大的。
然后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找到了自己最为喜欢的那一本。
大哥倾向于《革/命故事会》,它的前身是《故事会》,创刊于十多年前,后来因为运动的缘故停刊了,一直到去年才又开始发行,并且改名为《革/命故事会》。
它主要发表反应国家当代社会生活的故事,要求人物形象丰满,要“口头性与文学性相结合”,要求每一篇故事都“好读、易讲、能传”。
说白了,这里头的故事,写的就是百姓的生活,但要高于生活,具备一些艺术美感。
而大姐则更喜欢《海市少年》,《海市少年》之前叫做《少年文艺》,创刊得比故事会还早,同样也是被迫停刊,直到前年重新出版。
这是一本少年文学杂志,里头有小说、童话、诗歌等,不同体裁分类,面向读者群是初、高中生。
大姐看了上面的童话故事,看着看着,自己脑子里也出现了好多想法,就想试着写写。
秋苓当即鼓励他们道:“有想法就写啊,纸笔都给你们买来了,商城里也随时可以买纸笔。”
沈卫东说:“我们就是有点不知道该怎么下笔,所以打算去问问徐校长。”
他们公社初中的校长可是一位大学生,正是海市来的。
而他们看中的这两本杂志,都是海市的!
秋苓就觉得,大哥大姐都是脑子里很有想法的人,连老师都给自己找好了。
秋苓问爸妈:“爸,妈,你们说,大哥大姐去请教徐校长,该准备啥礼?”
张小凤想了想:“大家送礼都是送鸡蛋红糖啥的。”
沈明富说:“那就送鸡蛋红糖,我领着孩子去一趟,显得尊重人校长。”
沈卫东和春兰都是这么大的人了,被说是孩子,都有些脸热,但这种被爸爸出面护着的感觉真是好,过去这么多年,他们家憋屈,他们爸也憋屈很少有这样出面扛事情的时候。
想想过去,再想想现在,这才两天,怎么变得这么快这么大,就跟做梦一样。
春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不一定学得会写故事哩,就算写出故事,人家也杂志那边也不一定收。”
秋苓就说:“不试试咋知道不行,要是能吃这碗饭,这是一辈子受益的事情,现在这点投入都是小事。”
春兰被说得都感觉踌躇满志起来,仿佛看到了自己能靠稿费吃饭的一日。
秋苓又对沈明富说:“大哥如果要安心学写故事,拖拉机的事情?”
沈卫东问:“啥拖拉机?”
秋苓就把公社可能要批下一台拖拉机的事说了,沈卫东想了想,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要是能成为拖拉机手,怎么也得去争取一下,不过不一定要他去学。
“爸可以去学啊。”他说,“爸一直对拖拉机很感兴趣,早年还想学车,就是一直没机会,要是爸能做拖拉机手,以后也不用辛苦下地干活了。”
这些年,沈明富一直是干满工分的活,要是有早战、午战、夜战(加班,计额外工分)他也是从不落下,几十年如一日,身体都快干垮了,要是能换个工种,那真是大好事。
秋苓眼睛一亮,对啊,她怎么没想到?又没说拖拉机手一定得是年轻人,其实真让她哥上,到时候一定会有很多人用太年轻、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样的理由阻止,但换了她爸,就没这个顾虑了。
沈明富有些懵,又暗暗有些期待起来,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了。
下午,俩父子又下地去了。
秋苓从商城里买了鸡蛋和红糖,一式两份地装在两个篮子里,沈明富去学车,肯定也不能空着手去啊,她还买了一包三毛五的大前门烟,放在沈明富那个篮子里。
夏芳一边用旧布做鞋子,一边看着她刷刷花钱,手里刷刷出现东西,忽然说:“要是能做生意就好了,这些东西拿去卖,肯定能买出好价钱。”
秋苓一顿,看向她一脸向往的样子:“二姐,你不想写点东西去投稿?”
夏芳连连摇头,继续做鞋子:“我不是那块料,就不凑合了,我就等着大哥大姐拿了稿费,送我去继续上学。”
如今中学学费八块钱一个学期,他们家没个明面上的收入,是没法送任何一个孩子去继续读书的。
秋苓叹了口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俩姐妹在感叹读书不易的时候,沈明德已经把儿子从镇中学里找了出来,两人在多番打听下,终于确定宋有志确实被抓了起来。
沈明德的肩膀都垮了好几分。
“咋这样呢?咋会这样呢?你大舅到底犯了啥事啊?”
沈建国那张国字脸上表情难看,想着同学给自己悄悄透的信,这次大舅是摊上大事了,职务肯定保不住了,说不定还要公开批/斗。
他深吸一口气:“爸,咱们和大舅家撇清关系吧。”
沈明德愣了下:“啥?”他手哆嗦起来,“这、这么严重?可这要这么划清界限?”
他和宋家可是姻亲啊,难道要和老婆离婚?
沈建国四下看了看:“这里不是说话的,我们先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