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的年代和饥/荒年里,没有一个儿孙病死饿死,可见其有多刚强,性格有多坚韧。
曲红梅也是听别人说的,说大武奶奶在清末跟着父亲做得响马行当,后来遇上了海归回来,参与反/清运动的留洋学生陈爷爷。
大武奶奶对陈爷爷一见倾心,上演了一出女土匪倒追留洋男学生的戏码。
最终抱得美男归,听从了陈爷爷的话改邪归正,在后来的战乱年代,没少用自己的势力,帮助兔军对付日本鬼子。自己还扛着枪,杀了不少霍乱自己村庄的日兵,却没能护住陈爷爷。
痛失所爱的大武奶奶带着儿孙和家族之人,拿着为数不多的二十来杆汉阳造,愤怒的灭了一支杀害陈爷爷的日军队伍,事后心灰意冷,这才带着儿孙和族人迁移到了岩门大队,在这里立足。
可以说,岩门大队姓陈的五十多户人家,都是大武奶奶的族人,大武奶奶就是他们的领头人。
尽管她年纪很大了,可因为当年做过土匪留下来锻炼身体的习性,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没有停过锻炼身体,90多岁的老大大看着像70来岁。
她因为自己曾经做过土匪,感觉自己罪孽深重,多年来一直做善事,帮助大家给自己赎罪,倒也颇得岩门大队社员们的尊重。
大武奶奶年轻时候就喜欢喝最烈的烧刀子酒,到了这个年纪也不例外。
儿孙怕她肠胃受不了了,基本不买给她喝,有时候她酒瘾犯了,会气急败坏的骂儿孙不孝。
作为最得大武奶奶心的孙子,陈胜利每次在大武奶奶发脾气的时候,就吭哧吭哧的骑着自行车,去县里的供销社买酒回来给老太太。
她喝上几口,心里舒坦了,家里这才能消停。
一听有自己最爱的烧刀子酒喝,大武奶奶也不说不收礼了,乐滋滋的把烧刀子酒打开,喝了一小口儿,发出舒服的轻叹声。
陈大武媳妇儿,也就是陈胜利的娘就说:“娘,您适量喝,别一口气喝完了,等下喝醉了,又拿枪杆出来吓唬人。”
大武奶奶带着家族迁移过来携带的汉阳造,一直藏着,十年大动乱的时候,有小hong兵专门来搜过枪,怎么都没找着。
但是大武奶奶却随时把老枪杆儿拿出来吓唬人,也是奇了怪了。
大武奶奶瞄了一眼小儿媳妇说:“我晓得,我又不是老糊涂了。”又向曲红梅招手:“承国他媳妇儿,你是不是有啥话想跟我说?”
不愧是历经事实的老人家,曲红梅还没开口,她就知道自己有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