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帝的毒可能是其一位后妃或者贵君下的,可能是大家联合起来的,所以解毒-药始终没有找到,而虞帝的身体也一天天衰弱。
如果虞帝还是鼎盛时期,后宫可能会就此消停,但长久以来的安逸还是养大了后宫的野心,最后十一皇子联合几位母族的大臣,密谋展开宫变。
不过这次宫变只进行到途就不了了之,因为高同在禁军的暗棋表面答应,背地直接将他们的密谋捅到虞帝面前,而后又有于数在兵部的人调用城外守军,一举把十一皇子的人都抓捕归案。
于数还有点讶异:“冉政?我记得他进入兵部才半年多吧?”
而且于数当时还是为了避免周惟的纠缠,才把他勾搭的那些世家公子大部分都安排进自己可以掌控的地盘。
换句话说,于数从没想过冉政会“知恩图报”,所以对此还挺意外。
高同不怎么高兴地撇撇嘴,说不定这又是一个萧仲梓。
“宫变之后,皇帝需要赶紧立一位太子起来,或者直接传位。太医发话了,如果他少烦心劳累,起码还有年可活,运气好的话还能找到解药。如果一直忙于政事,他说不定一年都活不了。”高同看着于数笑道,“所以他现在很需要你,要是听说北疆王也想谋反,说不定会更想念你……这下你还觉得,我是在帮倒忙吗?”
于数:“……”
虞帝现在唯一的指靠就是于数,握兵权,能打仗,还能压得住那些大臣,在众多儿子扒拉来扒拉去,还是他比较适合成为皇帝的接班人。
虽然是个哥儿,但看于数也不是那种沉迷风花雪月无病呻吟的哥儿,想来也不用担心他会只爱美男不爱江山。
就他了。
虞帝大手一挥,以论功行赏为名把于数召回京城。
而对北疆王,虞帝则好像冷淡了不少,给他的赏赐是直接送到北疆王府来的,东西也是千篇一律的绫罗绸缎,甚至让人怀疑这就是从万俟王庭缴获的那批财物的一部分。
因为虞帝对萧家的忌惮,萧仲梓还从未受过这种对待,一时又想起袁梦川离开前挑破的那番话,于公于私,他都怒上心头,眼里燃烧起恨意的火苗。
于数一回京就被叫到了虞帝的龙榻前,虞帝用那双干枯得只剩一层皱皮的紧紧抓着于数的道:“皇儿……虞国,未来就交给你了……”
高同站在龙榻一侧,摆出丞相那副稳重知性的面孔,沉声道:“陛下请放心,这一年来微臣一直跟在殿下身边,时刻敦促他,让他早日成为如陛下这般韬武略的人。”
于数没忍住看了他一眼,高同也会拍人马屁,这种事情太罕见了。
但这话虞帝听了还挺受用,看到于数的眼神,还以为他在腼腆,责怪袁相说出了他的“小心思”。哪个父亲不希望自己成为子女的榜样,而虞帝显然也不认为自己是个昏君。
他感动地又摸了摸于数的脸,回头对高同说:“袁相,以后有你辅佐,我儿一定能将大虞的基业继续传承下去。如此,我也放心了……”
虞帝在见过于数之后表示很满意,将早已写好的圣旨拿出,让高同当着武百官宣告,封雅郡王为皇太子,择吉日让太子继位,而他以太上皇的身份前往避暑山庄颐养天年,此后不再过问朝政。
离开大殿之后,于数还没来得及脱掉临时赶制的太子朝服,就被高同抓到一旁没人的角落,用力在他脸上咬了一口。
“你干什么?”于数摆开散打的架势,拍开高同的脑袋,瞪了他一眼。
“传位就传位,那老皇帝干嘛摸你的脸?”高同想想还觉得不舒服,皱眉说,“你过来我帮你消毒。”
于数好气又好笑,抹掉脸上的口水:“消个屁,难道你就不是毒了?”
消毒是假,想趁占便
宜才是真的吧?
高同虽然又被他拒绝,却看不出伤心,反而又笑了:“你现在不但敢对我对,还会在我面前爆粗,看来要不了多久,我们又能像以前那样了。”
第43章和亲公子(08)
虞帝撂挑子撂得快,刚回京就册封于数为太子,个月后选了个钦天监的测算的最近的吉日,正式退位让贤,收拾收拾就去了避暑山庄,还带走了大半个太医院。
接手这几近腐朽的江山后,于数跟高同立刻开始着治理。先是吏治,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一点小瑕疵就算了,但关键岗位上的官员却必须是有能力的人。
提拔一批能吏之后,就是户部、工部的那些账目。
于数作为陛下率先带头,勤俭节约缩短宫里的开支,用内为民生大计做贴补。所以两个油水颇丰的部门的人也别想着将国都据为己有,该吐的钱还是得吐,该做好的工程也不能拿豆腐渣来抵数。
新官上任把火,新帝上任的这把火也在静静地燃烧,将朝堂上下完全翻了个新。
并不是没有大臣倚老卖老,上书谴责于数的做法,触及自身利益的时候,世家大族总是会想办法拧成一股绳,连皇权都敢挑战。
可很不幸,于数这个皇帝并不像荣升为太上皇的虞帝那么好说话,也并不怕这些大臣的联名。
不想干了?可以啊,那你就告老还乡吧,能代替的人多得是。
挑动无知百姓起义?不好意思,于数是个握兵权的皇帝,而且行兵迅速,没等打起来就已经将闹事之人都镇压下去,还专门派几名能吏对这些消息闭塞受人蒙蔽的百姓进行政策宣传教育。
直到他们能把陛下新政的内容都背下来,才放他们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