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132节</h1>
哪知沈家奶奶接下来就说:“庭生也长大了,这孩子是个有主见的,我老婆子说什么也是说不听的,这结婚的事,还是要他自己拿主意,能够跟香香结婚,他肯定是千肯万肯的,就是现在家里这个光景,怕是会委屈了香香。”
沈庭生突然站了起来,面对着谢义平和胡爱春,恭恭敬敬地鞠了一个躬:“叔叔阿姨,我是真心喜欢香香,希望能够和她共度一生,之前我也说过,希望叔叔阿姨能够给我一年的时间,考验我是不是真的有照顾好香香的能力,真的非常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同意香香跟我在一起,我向你们保证,这一辈子,我都会让她过上好日子,不会让她受到任何委屈的。”
这话胡爱春听了十分满意,点了点头说:“嗯,不错,目前来说,你对我们的承诺都算是做到了,希望今后你也可以信守承诺,不管将来发生什么,自己有了多大的成就,都不要忘记了现在的本心才好。”
“谢谢阿姨,我会的,说真的,我做梦都想能早点把香香娶进门,但我不愿意让她受委屈,你们也看到了,我家现在的条件,结婚的话真的是委屈她了,就算不能给她最好的,但别人有的,她也一定要有,叔叔阿姨,你们再给我两年的时间,我一定会让香香风风光光地嫁进来的。”
谢华香不高兴地说:“妈,我都说了,我不着急,我才刚刚考上大学呢,往后还有多少事儿要忙活啊,哪来的空闲去结婚啊!想抱外孙也不差在这几年啊!还是等我大学毕业工作稳定了再说吧!”
沈庭生的话算是给胡爱春夫妇吃了一颗定心丸,他们互相对视一眼:“行吧,你们年轻人的事,那就你们自己说了算。”
“这还差不多。”谢华香说。
胡爱春夫妇这次过来的目的,一是想看看闺女插队的地方,二是陪着她高考,这两个目的都达成了,他们单位请假也不容易,便赶着要回去上班了。
沈庭生也得赶回学校参加期末考试,于是三人便又乘坐第二天的火车回去了。
谢华香在最亲近的人的陪伴下过了那么多天,突然间他们都走了,心里还真有点儿失落,不过也没工夫让她失落多久了,两家食品厂里,都有一大堆的事儿等着她呢!
一忙起来,那些小伤感很快就抛到了九霄云外,有点儿时间都恨不得见缝插针地用来睡觉了,哪来的功夫胡思乱想。
偏偏程立坤还不肯放过她,见天找她去说话,说些什么各种工厂的改革、改制的东西,说真的,谢华香比别人强的地方,只不过是重活了一辈子,见多识广一点而已,但她真的不是什么厉害的女强人啊!
上辈子不过运气好,又有沈庭生的帮助,才做成了她的连锁饮食集团,但从根本上来说,她对这些东西,真的也是一知半解的啊!
但程立坤追问得紧,谢华香没办法,只好把自己的所知都告诉了他,有些问题实在是想不明白的,还特地写信给沈庭生请教,然后沈庭生再请教康学翰,完了再写信给她,让她转达给程立坤。
也不知道谢华香对程立坤说的这些到底有用没用,但程立坤确实是如获至宝般的十分高兴,并且马上就把这些新学到的观点投入到实践中,在东水县的范围内对各大小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力度大得谢华香都有点儿心惊,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还没有被提出来的时候,他居然就能在东水县这个地方,率先开展了这一系列的改革,而且还推行得挺顺利,不能不说真是一场奇迹。
但谢华香的心里,还是隐隐有些担心,这场改革推行得太顺利了,总让人觉得,这背后会不会有什么巨大的陷阱在等着。
谢华香隐晦地告诫过程立坤几回,知道他的心是好的,但这步子是不是不要一下子迈得太大了?一步一步走稳妥一点,慢慢来也是可以的吧!
程立坤却给她拿出了一张剪报,这是五月份的时候,发表在《光明日报》头版上的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后,省级、市级的报纸,还有东水日报,都转载了这篇文章。
还有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批语,号召大家“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精神来一个大解放”。
用程立坤的话来说,他现在做的这些,都是有理论依据的。
谢华香说不过他,心里面也隐隐有些侥幸的心理,她相信他现在做所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虽然早了一些,但确实为将来改革开放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应该不会这么倒霉,被当成出头鸟被打倒吧!
过了没几天,谢华香也没有心思再管程立坤的事儿了,因为她的录取通知书收到了。
当初报名的时候,她仔细地考虑过,以她的水平,哪怕有沈庭生这个超级外挂在,想要考上z大也是不太可能的,如果连她这样的水平都能考上,那多对不起那些聪明又刻苦勤奋的考生们啊!
所以她根据自己现在的工作情况和兴趣爱好,报了理工大学的食品工程系,这两间食品工厂管下来,她深深地明白自己在食品的生产和管理的专业知识上有多欠缺,而她又发现,自己在这方面还是挺有兴趣的,不排除以后大学毕业以后,要把满庭香食品厂继续开遍全国的可能。
所以她做出的这个选择,算是再现实不过了,沈庭生也支持她报考理工大学,唯一的不好之处,只是理工大学和z大的距离有点远,到时候两个人想要每天见面,怕是不太容易。
谢华香这人有些奇怪,平时没事的时候,粘人粘得紧,可是一旦自己有什么事忙起来,就什么都顾不上了,这一点沈庭生算是深有体会,当初食品厂忙起来的时候,她可是足足半个月都没给他写过信,可怜他又是挂念又是担心。
不过为了她的未来着想,沈庭生还是支持她报了理工大学,顶多到时候他辛苦一点,多跑去理工大学找她罢了,怎么说也在同一个城市,比现在相隔千里可要好得多了。
谢华香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沈庭生已经放暑假回来了,为了完成对谢华香爸妈的承诺,早日赚够钱娶心爱的姑娘进门,他一回来就跟沈大壮、王卫青他们一起投入到了黑市大业中。
现在一个小小的东水县的市场已经完全不能够满足他们了,他们已经开始把市场扩张到了隔壁的几个县城,甚至是市里去了。
这边谢华香要忙着交接工作,安排靠谱的人接管食品厂,也是忙得不可开交,哪怕沈庭生已经回来了,两人也得两三天才能抽出时间好不容易见个面,一起吃顿饭而已。
安吉大队的砖窑已经烧起来了,烧出来的红砖质量非常好,敲起来“铮铮”响,用来盖房子,结实又轻便。
本来他们大队烧这个砖窑的主要目的,就是大队里群众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专门烧出来给大队里的人盖房子用的,没想到他们大队能烧出上好红砖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十里八项都有人上门找他们买红砖来了。
理由无非是跟他们一样的,县里红砖厂的砖要指标才能买到,家里急着想要盖房子实在等不得了。
自家大队的供应都还满足不了呢,沈大队长本来是不愿意卖给别人的,但有不少老相识老交情求上门来,他直接拒绝也不好,索性狮子大开口,给他们大队的红砖开了个高价。
县红砖厂的红砖才卖两分钱一块,他一开口就是两分五厘一块,一百块砖就足足贵了五毛钱,这一间房子盖下来起码得几万块砖吧,这差价就是好几百块钱的事了,他认准了别人肯定是不舍得的。
没想到别人居然就答应了,贵点儿就贵点儿吧,好歹不用指标啊,现成就能买到,总好过到县红砖厂不知道要排几年的队呢!
沈大队长傻眼了,他自己开的价,人家答应了,这下想要不卖都不行了啊!
只好又召开社员大会,把这事儿跟全体社员们商量了一下,社员们一致表决,卖啊,有钱挣干嘛不卖!
第238章
因此, 安吉大队的砖窑, 又成了他们大队一条新的经济来源, 这一窑窑的红砖烧出来,可都是硬铮铮的票子啊!安吉大队的大老爷们,干劲就更大了,腰板也更挺直了起来。
现在可不光是家里的婆娘能挣钱了,他们大老爷们也是能往家里拿工资的人了呢!
砖窑的劳动报酬分配方式,也是参考了食品厂的模式,采用按劳计酬,具体来说是“计件”的方式。
简单地说也就是多劳多得, 谁的活儿干得又快又好,挣的钱就多,谁爱偷懒, 干活偷工减料,被发现了警告一次, 警告三次以后就再也不用来干活了。
所以大伙儿的干活热情都被彻底地激发了出来,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干,生怕落后于人。
这票子越挣越多, 队里的小伙子们想要盖房子的心就越强烈, 没道理自家大队生产的红砖,一车一车地往外运,可自己大队里的人却沾不上边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