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看,从这场死亡之中获利最大的人,的确是他。
“《忆昌南》这支曲子是依据宋相的诗文所谱,想必宋相应当不会忘吧?
这些年宋相步步高升,在丹阳城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可还忆起过当年被贬到昌南道之时多少人为你仗义执言。
可还曾忆起过当年是谁为你教你抚琴,为你谱曲。
你宋越北不过一贫户之子,又是谁让你一朝显贵,赐你尊荣!”
宋越北的手扣紧了玉鸦的肩膀,“孙氏一门百年基业。我看今朝是气数已尽。”
文逸直心头一慌,他抓住孙舒的手臂,“瑰珠,我看你是病糊涂了,开始乱讲话。快向宋相道歉。”
孙舒挣开文逸直的手臂,单手抱着长琴向前走了两步,越众而出。
他面上毫无畏惧之色,朗声道:“公自可杀某,杀孙家一门,杀孙氏一族。
公可堵一人之口,百人之口,千人之口,却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
先帝托孤于公与秦王,爱公重公,以遗旨独独托于公。公杀秦王,盗国之大政,独断专行,积年累月。
上愧先帝之恩信,下负黎民百姓,乃是当世第一大害!”
这话非常好懂,基本上就是指着宋越北的鼻子骂他,先帝托孤于你和秦王,还把遗旨交给你一个人。
你这忘恩负义的小人竟然杀了秦王,盗取大权,根本是天下第一大祸害。
如此直白的辱骂,怎么圆都是圆不回来了。
这一番慷慨激昂的骂词听得玉鸦大开眼界,梁人骂人可真是太有意思了,一个脏字都没有,却能针针见血。
不过此时她终于搞懂了梨襄和屈理所说的一些从前她听不懂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从梨襄口中,她得知秦王是被宋越北杀死的,秦王与宋越北关系不错。
至于为何宋越北要杀与他关系不错的秦王,却是一概不知。
孙舒的话解开了她这个疑惑,他给出了一个很清晰的答案,先帝临死同时托孤给两个人,宋越北与秦王,但遗旨独独托付给了宋越北一个人。
宋越北杀秦王是为了争夺国家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