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不少大臣都差点让他给逗笑,五皇子脸上的笑容不禁有些僵,一旁的兵部尚书孙尚义忽而笑道:“得王爷如此爱重,也是沈公子的福份,沈世子想必也非常满意吧?”
沈达不满裴元冽的事儿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孙尚义此时提起,摆明是想让他们难看。
第223章混不吝的清平王
“孙尚书所言极是,王爷爱重舍弟,作为兄长,本将确实满意。”
抬眼淡淡的一扫,沈达游刃有余,他的确是不爽裴元冽早早就要娶走凉凉,但他们若因此就想看他们的笑话,未免太天真了,谁是自己人,谁是外人,什么时候该闹,什么时候该护,他清楚得很。
“如此甚好,待王爷与沈公子大婚,本官一定备重礼道贺。”
毕竟是浸淫朝堂数十年的老狐狸了,挑拨不成,孙尚义也不恼,只是……
“本王何时说过会邀请孙尚书?”
强横霸气的话音一落,所有人都忍不住一震,孙尚义的笑终于僵在了脸上,要知道,在场可都是权势最顶端的人物,裴元冽不可谓一点情面都不给,简直不能更伤人了。
“裴元冽!”
五皇子一跃而起,双眼狠狠的瞪着对方,孙家是他母妃的娘家,孙尚义是他的亲舅舅,岂容他如此侮辱?
“怎么?你也想成为清平王府的拒绝往来户?”
无视他的愤怒,裴元冽懒懒散散的掀动眼皮,丝毫不顾及皇帝还在场,公然恐吓威胁他的儿子,大臣们震惊归震惊,却也没表现出多大的意外,裴元冽要是做不到这种程度,那他就不是裴元冽了,要知道,他连皇上本人都怼过,更别说只是个皇子了。
“你……”
“够了!”
作为几个皇子中呼声最高,最有可能入住东宫的皇子,秦云天何曾被人如此对待过?于他而言,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就在他准备再次反击的时候,皇帝忽然出声喝止了他,分别瞪他和裴元冽一眼后才怒斥道:“你们一个是朕的儿子,一个是朕的外甥,当着文武大臣的面如此针锋相对,成何体统?”
不成体统你倒是早点制止啊。
裴元冽不以为然的撇撇嘴:“舅舅你可看到了,我并未主动招惹谁,是他们自己撞上来的。”
难道他还期待他忍气吞声不成?简直不要想太多。
“元冽!”
见他还在回嘴,皇帝又是一声低喝,裴元冽耸耸肩故作投降:“行行行,我不说了总成吧?皇上你到底找我们干什么?我还忙着准备婚礼呢。”
“……”
皇帝瞪眼欲裂,气怒难平,当着文武大臣的面又着实拿他没辙,视线不可避免的一扫坐在他上首的卫泽航,只见他从始至终都眼观鼻鼻观心,一副置身世外的模样,一时间更是郁结得不行,总觉得他们是串通了故意来气他,貌似已经忘记,一切都是他的好儿子秦云天起的头。
“陛下,大局为重。”
来回看看他们,三位阁老同时起身提醒,清平王混不吝的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再说了,他们并不是偏袒谁,今日确实是五皇子和孙尚书挑衅在先,以清平王的性子,他不反击才奇了怪了。
“你啊,都要成亲了还一样胡闹,当初你怎么答应朕的?”
调转视线看看他们,皇帝紧紧拳头,强行压下满腔的不爽,片刻后状似无奈的指了指裴元冽,未免又被他的无所谓气到,皇帝话锋陡然一转:“今日朕召各位爱卿前来,确有重要的事情,就在刚刚,朕收到消息,夏国突然对楚国发起了进攻,想必众位爱卿也清楚,自霍爱卿与沈爱卿大败楚国后,楚国兵马大元帅贺成峰就率兵返朝了,留在边境的兵力有限,说不定此时已经被夏国拿下边城了,若他们真展开大规模的战斗,于我大秦西北边境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不知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良策?”
皇帝面色沉重,似乎很是忧愁,只有清楚内情的几个人才知道,他忧虑的根本不是边境的安危,而是夏国的强盛,即便楚国这些年因为连年征战,已经耗尽国库了,可他们的综合国力依然不输给大秦多少,而夏国,十几年前还不过只是个需要依附大秦的边陲小国罢了,现在居然有能力主动对楚国发起战争,这令他不得不重视,若楚国真被夏国灭了,融合两国之力的夏国,将会无比庞大,再也不是大秦能够压制得住的了,当年先太子妃的冤案,怕是又要被提及,这件事他无论如何也不容许,皇位是父皇传给他的,凭什么人人都觉得他名不正言不顺?
“夏国与楚国遥遥相隔,怎么会突然对楚国发起攻击?如此庞大的兵力过境,为何我们先前没有收到半点风声?”
凌伟则皱紧了眉头,此事虽与大秦无关,但任何格局的改变都有可能影响大秦的气数,他们不能不重视。
“凌大将军所言有理,霍侯爷,你是西北军主帅,难道也没有收到消息?”
兵部尚书孙尚义再次将矛头对准了霍烨霖,后者清清淡淡的回道:“孙尚书难道没见本侯也在这里坐着?本侯虽是西北军主帅,如今却还在皇城之中,夏国与楚国交战,并未触犯我大秦边境,就算有军报也不可能八百里加急,本侯的讯息如何能快过皇上?”
“烨霖所言有理,孙尚书作为兵部尚书不也没有提前收到消息?”
始终没有发言的卫泽航忽然出声,在他的面前,孙尚义不得不有所收敛:“卫将军所言极是,本官也只是随口一问,并无怀疑什么的意思,望霍帅不要介意。”
说着,为表真诚,孙尚义还起身抱拳,可他的解释却有些含沙射影,卫泽航霍烨霖淡淡的扫他一眼,懒得再跟他逞嘴皮子,大家又围绕着夏国对楚国兴兵的事情讨论了起来,但这些人全都是人精,皇帝想套路他们,让他们说出他想要的话,他们讨论来讨论去,依然只围绕夏国为何会对楚国兴兵,甚至还有人赞叹夏国的国力,谁都没主动提及应对之策。
高坐在龙椅上的皇帝见状黑沉了一张脸,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无端端火冒三丈,这就是他的臣子,一个个全都避重就轻,谁都不愿意得罪谁,讨论了半天没一个说到正题的,养他们有什么用?
从始至终,皇帝都不觉得如今这种状况是他自己造成的,但凡他多信任朝臣们一点,不要总猜忌他们,时不时就耍点小心机,他们也不至于如此小心翼翼,明哲保身,毕竟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肩负着一个庞大的家族,数百条人命,再爱国也不可能拿家人的性命开玩笑。
“父皇,儿臣以为,不管夏国为何会突然对楚国兴兵,当务之急都应该先派大将前往西北镇守,万一他们交战影响到了我们,我们也可以立即反击,不至于坐以待毙。”
就在皇帝忍不住快要雷霆震怒的时候,五皇子忽然站起来躬身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