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斯(胤禩重生)作者:洛寒食
第107章
这是施恩,也是施威。胤禩在理藩院里投注多少精力,只怕没有人比康熙更清楚。从一个不起眼的外藩管理的小部,虽说与六部并立,实际地位却远远不如,没有一个皇子愿意去理藩院的时候,胤禩自请进入。不但捣鼓出一个从大清开国以来至今的理藩院理事法令范本《理藩院则例》,还通过编纂书籍之便,绘制蒙古战略地图,对准噶尔的战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胤禩虽然在理藩院办差前前后后加起来不超过三年,但理藩院上上下下没有不信服他的。借着理藩院,胤禩把手伸到了蒙古,伸到了漠西,一夕之间,权倾戈壁。
在这个时候,康熙忽然不让他办理藩院的差事了,甚至以后所有与蒙古相关事务都不让他再插手。明摆着,便是防着他,削他的权,让他与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王国告别。君主一言,胤禩此后,想与蒙古再有瓜葛,便是难上加难。
可是康熙却让他进了吏部。吏部掌管天下官吏。考评票拟补缺,事事都离不开吏部。这是六部之中重中之重,轻易进不得,康熙却一言就让他进了。以胤禩之能,只怕不让他管,只要让他放手去做,吏部就能成为他的天下。这样的信任,又像是在削权之后的安抚。只是,这安抚之中是否暗藏杀机,还未可知。
打一棍子给一个甜枣,这是管用的手法。只是胤禩知道,这甜枣,未必是甜的。
胤禩从康熙的帐殿里退出来,又是一身的冷汗。这已经是多年的习惯了,每回单独和康熙见面,都是小心翼翼心惊胆战,累身累心,这也是为何胤禩总是想远远躲开,去打仗也好,去戍边也罢,只要远远离开京城,他才能心里稍微安定。
没等休息片刻,胤禩便又被太子叫去,整理一下思绪,深吸几口气,这才让人通报,进了太子的王帐。他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放手一搏,再争一次皇位,那太子就是他不得不面对的对手。尽管胤禩可以不直接对付太子,但是终究还是要狠下心在他危难之时袖手旁观。胤禩本以为经过两世历练,他的心早已被磨砺得没有太多不必要的情感,可面对着诚心待他的太子,胤禩心中竟然第一次有了歉疚。
“八弟来了?”胤礽微笑着坐在塌上,不经意地翻着手中的书册。
“臣胤禩叩见太子。”胤禩打了个千,单膝跪在下首。
“快起来吧,怎么多年不见,这么多礼。”胤礽没有抬头,还在看着书,翻了一页,道:“自己找地儿坐吧。”
胤禩站起来虚坐在胤礽身旁的一个墩子上,只沾了一个边儿,垂首低眉,一副恭顺的模样。
胤礽又看了一会儿,才把书放在一边,叫人进来倒了茶,才亲切地问候道:“几年不见,八弟愈发英气了。”
“太子过奖。”
“汗阿玛单独留你,该是想你了吧。”胤礽满脸笑意。胤禩也看不出,太子究竟打着真么主意。
“回太子的话,汗阿玛只是交代了些事情,没说什么旁的。”
“让你去吏部了?”胤礽问道。
胤禩听了心里不禁盘算,难道这事情跟太子有关?当下只是点点头,“汗阿玛交代了,回京之后让我去吏部历练历练。”
胤礽笑着伸手拍了一下胤禩的帽子,“你倒是越大越守规矩了。可我还是想念那个小时候敢为了我伪造奏疏的八弟。”
这是胤禩和胤礽之间一道越不过的砍,他们之间极有默契地从不提起。也许有些命数,在那一瞬间就已经种下,有些恨意,即使一辈子都再忘不掉,有些隔阂,即使终他们一生,也无法弥合。
胤禩起身跪下,他不知道为何太子要提起这件事,但这是胤禩亲手交给太子的把柄。曾经,他用这个逼迫自己屈从于太子,现在,他却后悔自己亲手为太子递上了束缚自己的绳索。难道,太子察觉了什么?胤禩在心里摇摇头,不可能。如果是荣保?胤禩在心底摇摇头,既然已经试探,既然选择相信,再心存怀疑,便不是智者所为。也许,太子之事借此敲打?
胤禩猜得不错。胤礽见胤禩一副惶恐模样,连忙起身把他扶起来:“八弟不必如此,孤乃是说笑的。并非有意。吏部的事儿,你也不必多心,是我替你向汗阿玛求的。”太子开门见山,并没有藏着掖着,“你在外头这几年,事情办得虽然好,可是未免惹眼。倒不是孤不信你,也不是说汗阿玛不信你,只是树大招风,有时候急流勇退谓之知机,这道理,我想你也该明白。”
胤禩点点头:“臣明白,多谢太子指点。”
“怎么?进来这么久了,连一声二哥都不愿意叫了?”胤礽伸手去挂胤禩的鼻子。这亲昵的动作是他们小时候常做的,此时却让胤禩鼻子微酸。
呆呆看了一会儿胤礽,才恍然而笑,低头轻轻唤了一声:“二哥。”
积年的手足之情化在这一声二哥之中,浓烈,却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