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无双昭禅同人·碧水吞麟作者:青袍龙葵子
第40节
“山陵道里的男人们不用种田,有人以打猎为生,有人以打鱼为生,有人比较懒,靠采摘四季花果,也能轻松吃饱,不复劳作……”
“那个懒鬼说的就是你呢!”
星彩扑哧笑道。大家又纷纷掩袖,觉得安乐公夫人的吐槽十分值得人点赞。
“唉唉。这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呀。”
刘禅低头,微微脸红苦笑。他继续诵影子戏。一面吟诵,一面抱着鼗瞽子走到屏风后,琴声停了,看来他准备亲自操作影子了。
“有一个少年复姓白马,名唤作姬绢。是一个非常懒散且不爱思考的人。”
司马昭端着酒杯,饮酒看戏。
屏风上两边出现了山峰。一个男孩站在沟谷里,慢悠悠摇头晃脑吃着一枚果子。山谷里有一头熊,匍匐在地上,瑟瑟发抖。男孩走到熊身边,蹲下来和熊说话。
“姬绢在山谷里遇见了一头熊。熊气若游丝,命悬一线。”
”熊说:我渴啊,想喝玉海蓬莱岛上的清涟水。于是姬绢用瓦片打来小溪里的泥水,骗他说正是那神物。但奇怪的是,熊喝了以后居然也不渴了。”
“熊说:我的脚受伤了,要扳开这机关,需要平原里最坚硬的铁器。姬绢从路边捡了一块马铁,骗他说正是那神物。但奇怪的是,马铁居然也撬开了机关,熊于是出离了陷阱。”
“熊说:我流血不止,要止血,需要天下四件珍奇的宝物炼成的药。姬绢从山沟里找来黄草,田莲,苦苔和石荟,骗他说正是那神物,嚼碎了敷在熊的伤口上;但奇怪的是,这草药阴差阳错也能止血,于是熊的伤痊愈了。”
“大熊很高兴,感谢少年救命之恩。说自己有一个山洞。里面有捡来的金银珠宝,还有山珍美味。里面还有一千只猴子供他驱使,离此地有一个时辰的山路。邀请少年一同去。”
“少年一听要走一个时辰山路。蹲在地上不肯起。熊于是自己回到了山洞中。跟山中的猴子们讲今天遇见了贵人。”
“山洞里的猴子很聪明,听熊说完今天的故事,一一分析,揭露了少年一直在拿低贱的东西欺骗熊。熊很难过。但还是从山洞里找出无数珠宝,装在一口钟里,背在背上,准备下山去送给少年。”
这里为了形容熊的珠宝如何珍贵,用了许多形容词。文采斐然,东拉西扯。——也难为演诵者能背的下这么大一段文辞。
。
王元姬为这段唱词赞叹不已,星彩在座上直翻白眼:
“这是他信口胡说的!这一段他每次说得都不一样。想到什么值钱说什么。”
“一点心思都用在这奇怪的地方了。”
连星彩身后的侍女也偷笑。
屏风中的影子戏终于演到:
熊背着珠宝来找白马少年姬绢。姬绢正躺在树下睡觉。熊将礼物送给他,他不理不睬。
“……那头大熊很惊讶,为了报答你的救命之恩,我来给你世间罕有的金银珠宝,你怎么不理睬我呀?”
。
少年说:这珠宝难道能当做水饮用?难道能当做武器?难道能解除饥饿?难道能治疗伤口?——我给你的礼物都那么好,你给我的全无用,真是很没有意思的事情呀。
熊觉得此人强词夺理。
于是想明白了,这个少年果真是世间最愚蠢、最没有见识的人。
“少年挥舞手臂,说:走开走开,不要妨碍我打眠。”
又说:“我这一睡,千年不会再醒转。山崩地裂不会动,你只管走吧!”
少年姬绢倒头就睡。如同石头一样。
熊觉得他又在骗人,不相信他真的睡死,于是咬了他的手臂。少年“奥哟”一声,没有醒来;
熊又咬了他的脚,少年“哎呀”一声,还是没醒来。
熊又咬了他的肚子,少年“呜呼”一声,还是没醒来。
熊最后咬了少年的头,少年终于疼醒了,叹气说:
当初可惜没有救一条蛇,便可生吞我,不至于打扰我安眠。
熊发现少年果然在装睡,很高兴。但它突然发现,不知不觉,它已经整个吃掉了少年!
熊吃了少年,肚子自然饱了。它拍拍肚皮,原地转了一个圈。
熊晒着太阳,突然觉得十分舒服。他学着少年的样子躺在树下,舒服得浑身毛都软下来,直抖腿,奥哟奥哟地打呼噜。
。
它回头看那些金银珠宝,突然发现认不出它们来了,花花绿绿满眼,一点儿意思也没有。
熊突然手舞足蹈地跳着,发出哭一般的声音,恍然大悟说:
呜呼呼——我不该吃了这个世上最蠢的人。这蠢人的肉会传染呀!
如今,我却成了世上最蠢的人了!
大家都被那滑稽的影子戏逗笑了。
于是影子戏尾声乐曲大作:
山川撤出,大海浪来;猴子蹲在云上收拾大雨,熊和少年和琴师一起坐在海上的浮舟里。
“呜呼哉尚飨——这出爨弄故事本无名,如今唤做【山陵道姬绢遇熊王归无命篇】。直叫世人展颜笑一时:复饮美酒嘉且醇,祝尔长命又百岁!”
。
戏曲终结,坐在首席的司马昭带头大力鼓掌,突然感叹:
“这熊王真不讲道理!他本来就很笨啊!当什么王呢——”
“如果他不吃那个少年,而是携手去吃些蔬果,回来一同晒太阳,将能成为一对何等的好朋友啊!”
王元姬笑话司马昭太较真。
刘禅此时还在幕布后面收拾道具。不知是否听到这句话的缘故,他操纵熊的影子:
于是熊重新出现在屏风上,对司马昭扭动身体,抬起了双掌。
熊无声地鼓掌了三下。
☆、【艳光离合归】上
01:
“……
长星长星北斗高,举杯与汝三相告:
春秋凭去岁,白发不曾饶。
一愿子孙贤,二愿长安老,
三愿残年流水转,晨昏与君好。”
【与君好】这个词,司马昭现在才渐渐明白是什么意思。
“要好”。多么奇妙而准确的说法!
那个“好”竟是感受:与他好,于是万事都是“好”的。
……
接下来的日子,司马昭的身体鲜明好转起来。心情更是愉悦到通天彻地。
他与刘禅并未自此腻得昏天黑地;每隔五七日见一回面。也不是非要鱼水之欢。
晤到,说说话,心里就会很踏实。
司马昭有时在宫墙边发现新开的腊梅,就折一枝送过去。自己写了一篇不错的书法,也给刘禅寄去。——他不怕别人笑话,也知道刘禅不会笑话。
刘禅先是给他寄来暖手的小炉和香丸。香丸膏重新调过香味,更清宁,司马昭闻着便能安睡。
冬去开春,天气渐暖,檐上的雪水一滴滴落成水晶。
刘禅又给司马昭送来自己调的彩墨:一小盒,唤做【麟之归】。研磨出的墨生异色。蘸写出字来青中泛紫光,粼粼流五彩,点点金砂碎。竟不知道是什么配方。
司马昭舍不得用,怕自己字丑玷污了宝墨;又舍不得不用,悄悄研一点儿,在绢布上落笔画圆圈,按出长长短短的点:
【圈圈点点,句句逗逗。不着一言,猜是相思。】——相思是天下最无用的东西吧?
司马昭把这点满彩墨的绢布与信着人送去给刘禅,感觉像恶作剧,投一颗石子入枯井。
不料隔了十天,刘禅居然送回一个彩绘的小木盒。
他将绢布上的圈圈点点补画成葡萄,命人沿着彩墨的边缘刺绣上藤蔓与树叶,垫上里衬,坠以丝绦,做成了一个可以挽在臂弯里的小囊,装在盒中。又回赠给了司马昭。
【春绯点彩墨,秋热缠葡萄。四季好锦绣,囊中却空空。】——
别无它用,但能装一颗不老实的心呢。
……
这小囊精巧可爱,司马昭不好意思自己用,却时时把玩在手:那种精美工巧,即使从男子眼光看来,也觉得十分妙趣。
……
司马昭问王元姬:为何有人会懂这么多风雅的小伎俩?
王元姬说:有些人的人生,常常被迫悠闲。一生其实困兽,行不远,连个可以一起清谈的朋友也无;若不肯自弃,学习便最能安抚他们焦虑的心。
每学会一些东西,就更懂得外面的天地宽广。——知天地宽,而明白人渺小,从而安抚心中傲慢的自我,感悟自己的际遇不是最差,不值得怨天尤人。
司马昭很好奇:你为何如此懂得刘公嗣?
王元姬翻白眼,说:
听清楚,我说的是“有些人”。
……
02:
能时常知道心上人每日做些什么——这是司马昭的特权。虽然诡异,却十分受用。
安插在新安乐公府的眼线并没有撤离。这些人继续在安乐公府上扮演侍女,仆夫,卫士。
一面继续与其他侍人和平相处,日夜共度;一面将关于刘禅的监视报告,每隔几日送来给司马昭过目一次。这是安乐公府里半公开的秘密。
因为披着“政治警惕”的外衣,悬着权势者的利刃,这窥看变得理所当然,没有人敢阻挡,叫停。
而当事人心知肚明,这暗中窥探的眼,已如金环蛇被拔去毒牙。不会再恶意滋生威胁——
这是不公正的公平。是重重层层被扭曲中,误撞出来一根细细直线。
一个坦然被窥看,一个“奉公”检省自己的恋人。
偷窥得理直气壮,天经地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