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2269 再烧博望</h1>
随后,田野将两万骑兵囤积在谷口,即便司马懿大军强行通过了博望坡,也别指望能够继续南下。
正如山涛所言,司马懿觉得火烧博望坡的事件人人皆知,荆州兵马断定他不敢走这条路,他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就要走这条路。
另外,司马懿也认为,荆州兵马不可能这么快就回来,一旦通过了博望坡,其余地方大军一通猛烈横扫,可以畅通无阻到达樊城和襄阳。
当然,此举还是有几分冒险,以司马懿的性格,谨慎还是必须的,他一边亲自率领大军,快速挺进博望坡,一边让两队人马,沿着山脊前行,当年火烧博望坡的教训,不能不引以为鉴。
将士们返回之后,张琪英却悄悄坐上赤炎鸟离开了大营,前去查看情况,干净的山坡上密集的放着许多柴草团,十分的醒目。
张琪英想了半天,命令赤炎鸟朝着山坡有次序的吐出一阵阵狂风,令将士们留下的脚印消失,看起来好像这些柴草团早就放在这里。
随后,张琪英又去查看了司马懿大军的情况,嗯,司马懿配合的不错,赶到这里的时候,应该已经天黑了。
“报!”一名巡查的士兵紧张的赶来,“大都督,谷口两侧的山坡上,堆放着大量柴草团。”
我去!司马懿心里顿时咯噔一下,随即又问:“可能发现荆州的伏兵?”
“未曾发现,甚至连脚印都没有。”士兵回道。
“山上树木可有砍伐?”
“也未曾发现。”
“父亲勿忧,想必是早年留下的,此时王宝玉志在西蜀,或许连他自己都忘了。”司马师安慰父亲道。
司马懿摆手制止,随即吩咐几匹快马,先行冲出博望坡,查看到底有没有荆州兵马。
田野早就把大军藏了起来,天色暗了,魏兵探马并没有发现,立刻回头禀告了司马懿,没有发现兵马。
司马懿这才长出了一口气,看来这些柴草团就是早先留下的,山坡上没有伏兵,这些东西就是摆设,百无一用。
又或者说,是荆州军故意散落在此,为的就是不想魏国大军从此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