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三零三章 大棋局</h1>
刘和当然明白田楷反水之后所带来的巨大好处,就算他当初返回幽州时还不具备纵观天下的战略眼光,但经过这些年的亲身体会和历练,特别是在郭嘉等人的辅助之下,他的谋略智慧已不逊se于郭嘉和李儒等人多少。
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看,田楷如果不倒向曹cao和袁绍任何一方,那么他的存在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诱饵,始终将袁绍和曹cao等势力的目光引向青州,甚至连辽东公孙度都要打田楷的主意。如此一来,正好方便了刘和在北方从容布局,按照既定的步骤一步一步壮大自己,做好攻打公孙度的各项准备。
再往深了说,不管田楷和关靖现在是否愿意投靠刘和,只要他们自己有想法、有野心,不愿意屈居人下,那就一定会跟袁绍和曹cao这样的野心家产生矛盾冲突,结果就是打来打去,相互消耗。这种狗咬狗的消耗,对于刘和而言,自然是乐见其成。等到刘和收拾了辽东的公孙度,接着派出大军南下,正好可以将实力受损的袁绍轻松赶出冀州,而实力更弱的田楷到时候只怕在刘和的威压之下也不敢生出什么非分之想。
经过一番商议,刘和给张郃、太史慈、鲜于辅和鲜于银分别下达了命令。
蓟城司令署命令幽燕军主将张郃抽调一万兵马立即秘密开赴冀州安平的无蒌亭,做好随时增援高邑或者南皮的准备;命令振威营主将太史慈密切关注冀州南部袁军的动向和青州的战事发展,若是袁军继续抽调大量兵力前往青州,田楷支撑不住时,太史慈可率领振威营南下,对驻守邯郸的袁军发起佯攻,逼迫攻打田楷的袁军回援。
命令振武营主将鲜于辅做好声援和增援田楷的两手准备,若是田楷能够顶得住,鲜于辅则不必率军进入青州,只需在冀州牵制袁军,向田楷表示声援;若是田楷面临袁军和曹军的双重压力顶不住的时候,可以直接出兵平原县,对围城的袁军发起一场有限规模的突袭。
命令度辽军主将鲜于银立即在辽西大造声势,制造幽州即将出兵攻打辽东的假象,逼迫公孙度将主要jing力放在西线昌黎至徙河一带,减轻北海孔融的压力,让孔融能为田楷提供更多支援。
却说蓟城司令署的这些命令尚在路途中时,孔融派出增援田楷的五千步兵终于抵达平原县。这次孙邵不仅带着兵马前来增援田楷,还带来了一批粮草军资,使得防守平原的田楷士兵信心大增。
当田楷见到孙邵之后,对于刘和支持自己坚守青州的态度彻底不再怀疑,他担心防守高唐的关靖防守力量不足,于是请孙邵只给自己留下两千兵马,然后将另外三千兵马派往高唐。
前面就说过孙邵此人不简单,他没有采纳田楷的建议,反而提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建议。孙邵分析袁绍军如果下一步有更大的动作,肯定还是以平原为第一攻击目标,因此建议田楷将关靖留守高唐的六千多兵马全部调回平原,而高唐的防守则由自己率领的五千兵马全权接手。
老实说,田楷做人还是比较厚道的,他麾下有一万一千多士兵,当时跟关靖分工时,自己只要了五千人,而将剩余的六千多人全都交给了关靖。只是,这次他想把孙邵带来的五千步兵分到两座城池进行兵力补充的想法,却不怎么高明。孙邵带来的五千士兵,此前从未与田楷的士兵合作过,他们只会听从孙邵的调遣,如果冒然分开,不仅起不到增加防守力量的效果,反而会因为两军协同不畅的问题,给田楷带来危机。
田楷虽然有些怀疑孙邵的能力,却也赞同孙邵对于袁军主攻方向的判断,考虑到平原县靠近渤海郡,万一兵败撤退时也方便一些,于是答应了孙邵的请求,让孙邵率军前往高唐县接替关靖。
两ri之后,孙邵率军抵达位于黄河东岸的高唐县。为什么说是东岸呢?因为此段黄河在上游一百里处忽然拐了一个大弯,由从西向东的流向变成了从南向北,然后又在高唐下游稍微折向东北,因此造成高唐县在平原郡独一无二的凸出地形。
关靖得知孙邵的来意之后,给孙邵留下一千多人,然后率领五千士兵火速赶往平原进行增援。
如此一来,防守平原县城的兵力增为一万人,而留守高唐的兵力依然保持在六千出头,区别只是防守高唐主力变成了北海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