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本想借救援孔融增强自己的实力,不想反而将自己家底搭了进去,而且还要再次回到曹操麾下,不禁连声哀叹。但别无他法,只得在厚着脸皮投奔曹操。孔融投靠曹操之后,被曹操拜为主簿。孔融的到来给曹操的名声带来很大的提升,众多文人谋士纷纷来投。
张飞拿下乐安国之后,见孔融放弃了北海,命典韦分兵把守乐安和临淄,自己和高顺前往北海剿贼。到达北海时,管亥正和管承在城内喝酒,闻得张飞在此攻过来,大惊失色。急忙来到城头观看。见张飞只有五千步兵和两千骑兵前来,稍稍松了口气。
管承仗着自己人多,就要出城挑战。管亥也不劝阻。于是管承带着三万人马,浩浩荡荡的杀出城去。高顺请命出战,于是张飞命高顺迎敌。高顺带着陷阵营的弟兄们,摆开了阵势!高顺大喝:“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陷阵营’的士卒皆中气十足的吼道:“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然后迈着整齐的步伐,朝比自己多五六倍的敌军冲去。管承哈哈大笑,怒喝道:“儿郎们,吞了他们!”然后率先攻了上来。刚一接触,管承就大吃一惊。陷阵营在高顺的指挥下,如同一只钢筋铁骨的怪兽,稳步的向前推进,冲上来的黄巾军都被一一吞噬,却很难伤到‘陷阵营’分毫。
陷阵营稳步推进,内部的长枪兵根据高顺的号令一次又一次的刺出手中的长枪,从上空望去,黄巾军如同潮水一般涌去,‘陷阵营’却像巨石一般,矗立不动,任凭潮水拍打,却无法撼动这块巨石。管承试了几次,都无法伤到‘陷阵营’的士卒,自己反而差点丧命,于是心中大骇,就想要逃跑。其他黄巾士卒也忍受不了这种恐惧,虽然身边全是自己的兄弟,却感觉不到一点的安全感。有人发现管承正在往后跑,于是也跟着往回跑。有人开头,自然就有人跟随,整个黄巾军瞬间溃败,高顺指挥陷阵营紧追不舍。
管承跑到城下,大喊着开门。管亥看着管承身后的陷阵营,犹豫了起来。管承在城下大骂:“管亥,为何不开城门,你要见死不救吗?”黄巾军中全靠信念聚集在一起,若管亥背上见死不救的骂名,日后恐怕很难在领导黄巾军了。管承的手下已经蠢蠢欲动,若管亥不开城门,只怕双方立马就由盟友变成敌人。管亥无奈,只能下令开城门。
管承见城门打开,挤进城去,急忙喊到:“关门,快关门!”但是后面蜂拥而至的黄巾军怎么能放过这道求生的门?门被越开越大,溃军涌了进来,高顺追着溃军的尾巴,进了北海城。管亥和管承见势不妙,率领亲卫仓皇出逃。
见高顺已经率领‘陷阵营’攻进了城里,黄巾士卒徬徨失措,高顺命士卒大喊:“降者不杀!”于是黄巾士卒纷纷放下武器投降。张飞进了城,将黄巾军的武器都收拢在一起,命高顺派兵把守四门,又派人通知典韦,分兵来守北海。张飞命人清点黄巾俘虏,足足有二十多万人,连同家眷有八十多万人,几乎挤满了整个北海。于是张飞命士卒传递辽州的政令。告诉他们以后这里同辽州一样,遵守辽州的法律,辛勤劳动的人都能致富,违法者,定斩不饶!于是张飞命黄巾俘虏在城外建造房屋,连同他们的家眷全部搬至城外居住,将城内还给原北海的居民。又将在北海期间作恶多端,烧杀抢掠者斩首示众以安民心。北海逐渐稳定了下来。
孔融听说张飞击败了管亥,并且占据了北海,气愤不已。孔融有一名门,名曰祢横,此人颇有才华,在士人中有很高的声望。但个性狂妄,又恃才傲物,不将天下人放在眼中,唯独与孔融交好。见张飞占据了北海,自告奋勇的前来北海,信誓旦旦的说必让张飞让出北海!孔融非常欣喜,于是便派祢横前来北海。
祢横到达北海之后,大摇大摆的走进北海,直接在郡守府门口脱下上衣,铺在地上,自己则坐在衣服上,坦胸露乳大骂张飞。很快就围过来一堆人观看,祢横毫不在意,反而洋洋自得,骂的更起劲了。
张飞正在郡守府内和戏忠商议,在北海制定鼓励耕种的政策,北海四周被黄巾军祸害的一片狼藉,春耕的田地都被破坏,若不补种,只怕今年整个青州都会毫无收获。若是处置不当,只怕会引发更多百姓叛乱。张飞和戏忠正在思索,亲卫突然来报,说有一狂士,自称是祢横,在门口大骂张飞,请张飞决定该如何处置。张飞和戏忠对视一眼,不知他为何大骂张飞。张飞仔细思考了一下,想起里历史上令曹操头疼不已,却不敢杀他的祢横,祢正平。于是便和戏忠一起出门查看。
祢横见张飞出来,骂的更起劲了,周围的百姓皆议论纷纷,想看张飞如何处置。
(本章完)
--
第99章救孔融玄德插足,败管承占据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