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老来伴相依相亲</h1>
郑颂贤刚做吏部侍郎的时候, 刘悦薇说把家里大门口的牌匾换了。
当初开府之时,她是二品郡主,郑颂贤还是个小小的秀才郎,门口就就挂的长乐郡主府。现在他是侍郎了, 府邸还是老婆的名义, 刘悦薇怕官场上那些老古板们又笑话他。
郑颂贤不同意,“我家门口挂的什么牌子, 又碍不着别人的事情。我今儿是侍郎, 明儿说不定就贬官回家,换来换去的有什么意思。娘子这个郡主是一辈子的, 这才是铁打的爵位。”
大伙儿说起郑侍郎家, 仍旧说长乐郡主府。
后来他做了尚书,刘悦薇终于做了一品诰命,家里挂的还是郡主府。众人对她家挂什么牌子已经不在意了, 就是郑大人连个妾都没有,京中不免有人开始窃窃私语。
说起郑家人, 一家子都奇奇怪怪的。当爹的是个老婆奴,都做了尚书了,别说郡主了,就算是公主, 家里也没说一个妾都没有的。当娘的是个悍妇, 管的男人身边连只母苍蝇都没有。儿子的是个不解风情的木头, 女儿看着像个大家闺秀,谁知道竟然喜欢吃羊腿。
但郑家人就是这么奇怪。
郑颂贤没有妾, 家里亲戚长辈没说什么, 外头总是有人想往郑家送人。饭局上, 酒桌上, 各式各样的美人都喜欢往郑大人身边凑。
郑大人从来没接过,美人敬酒他会喝,美人夹菜放在他盘子里,偶尔他也会吃,但美人想往他身上扑,不行,想跟他回家,更不行!
时间久了,众人开始说郑大人家有猛虎,不敢纳妾。
刘悦薇并不在意别人说她什么,她家里好得很,不需要再添人。
郑尚书在朝廷上呼风唤雨,做天官,是帝王心腹,晚上回来还要伺候老婆。
一日,郑尚书归家,老婆儿子儿媳妇孙子都等着他吃饭呢。
刘悦薇如往常一样接下他的官袍,“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郑颂贤很平静地回答道,“出了些小事情,以后不用等我了,你们先吃吧。”
才两岁多的大孙子把自己碗里的鸡腿倒进祖父碗里,“祖父吃。”
郑颂贤摸摸孙子的头,“乖。”
一家子的晚饭平淡又温馨,一边吃一边说话。
等到了夜里,正房里就剩下夫妻两个。
郑颂贤洗漱过后斜躺在床上,手里拿着一本公文在看。
刘悦薇穿着一身睡袍过来了,“郑大人,今儿我遇到个奇怪的事儿。”
郑颂贤眼睛没离开过公文,“娘子说来听听。”
刘悦薇从小瓷瓶里抠了一坨擦脸的膏子抹在他脸上,“有个奇奇怪怪的姑娘,一脸怨气地看着我,问我为什么不同意她进门。好像我是个十足的恶人,棒打鸳鸯。”
说完,她摸摸他的脸,“糟老头子一个,居然还有小姑娘想来投怀送抱。”
郑颂贤立刻放下公文,略微有些惊恐,“何人这么胆大?”
刘悦薇哼哼两声,“说是个楼子里的姑娘,郑大人曾多次夸赞她弹琴弹得好,她四处跟人说郑大人是喜欢她的,可惜家里有母老虎,不敢给她赎身。”
郑颂贤皱起眉头,想了半天也想不起来是谁,“人家请客,让这些姑娘们弹唱,我总不好说你谈的真难听,随大流夸赞两句,想来是这姑娘误会了。”
刘悦薇拍拍他的腿,“起开,往里去。今日闹得我好没脸,本来大家一起听小曲,这姑娘一头冲了过来,跪在我面前求我开恩,她不求名分,只求给我做个洗脚丫头,伺候郡主和郑大人。我缺她这个洗脚丫头?要不是大姐姐也在场,都不好收场。”
刘悦薇没说刘悦妍立刻让人当着主人的面把那姑娘叉了出去,并问主人家这是何意,可是提前安排好的戏码?若是觉得姑娘可怜,何不让家里的男主子收了,平白往别人家里送,恶心谁呢。
主人家吓的连连道歉,姐妹两个还是带着儿媳妇拂袖而去。
郑颂贤立刻更惶恐了,扔了公文,“娘子息怒,都是我的错,以后我不再去凑热闹了。”
刘悦薇看了他一眼,“那肯定不能,不让你纳妾,我都犯了众怒。要是连酒席都不让你去,我不得被人戳脊梁骨。”
郑颂贤立刻双手搂住娘子,“娘子放心,以后再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了。娘子别生气,我服侍娘子,以后我给娘子洗脚,那些丫头毛手毛脚的,哪里知道娘子的喜好。”
刘悦薇继续哼哼,“那要看你服侍的好不好了。”
郑颂贤伸手扯下帐子,“保管娘子满意。”
第二天,郑颂贤把儿子叫到了书房。
沛哥儿现在是御史,专职就是参人,什么皇亲国戚世家勋贵,只要你敢犯事,到了他这里都是毫不留情。
郑颂贤把一张草稿纸扔给他,“你替我参个人。”
沛哥儿吃惊,他做御史快两年了,他爹从来没有私底下指使他针对谁,怎么今日居然提这种要求,“爹要参谁?”
郑颂贤拢了拢袖子,“你看看就知道了。”
沛哥儿把草稿纸看完,顿时想捂脸痛哭。他爹让他参的不是旁人,就是郑尚书本人!
理由是吏部尚书郑颂贤修身不谨,致使青楼女子至其妻面前胡言乱语,有伤风化。
沛哥儿放下草稿纸,扭曲着脸问,“爹,真要参?”
郑颂贤点头,“参!”
然后朝堂就炸锅了,郑御史参了他爹!他亲爹,吏部尚书郑怀瑜!参的理由还这么奇特。
郑御史参完人之后,整个朝堂安静的落针可闻,大家都觉得自己可能听错了。
过了一会儿,大家都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我的天哪,郑魔头不愧是郑魔头,他连他爹都敢参。那个青楼女子到他娘面前一跪,他就给他娘做主来了。
文武百官都同情地看着郑尚书,养儿子有什么用哦,不如养块叉烧!
皇帝神色诡异地看着面无表情的堂妹夫,见他一个字不辩解,只能自己询问,“郑爱卿,可有此事?”
郑颂贤躬身,“确有此事,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皇帝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既如此,罚你三个月俸禄,以儆效尤。”
郑颂贤再次行礼,“多谢陛下,臣定闭门思过,改过自新。”
不到两个时辰,这事儿像风一样吹遍了京城。
满京城诰命们都开始羡慕长乐郡主,看看,都是儿子,自家的男人养了一堆妾,做儿子的都觉得天经地义。人家郑尚书一品尚书,一个妾没有,不过是个青楼女子到长乐郡主面前说了两句胡话,她儿子就敢参亲爹。
刘悦薇反倒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梅姐儿从外头听说后,到婆母面前欲言又止。
刘悦薇知道儿媳妇不是个多话的,这个样子肯定是遇到了什么要紧的事情,“梅姐儿,你有什么话就直说。”
梅姐儿斟酌了下语言,“娘,官人今日参了公爹修身不谨。我听那意思,是什么楼子里的姑娘惹的事情。”
刘悦薇手里的茶盏顿时不动了,儿子参老子,还是和青楼女子有关,我的天哪,郑怀瑜你个王八蛋,这样坑害我儿子!
郑尚书晚上回家,发现正房里儿子一家子都不在,只有怒气冲冲的长乐郡主。
刘悦薇指着他的鼻子,“郑怀瑜,你为甚要坑害我儿子。”
郑尚书把老婆纤细的手指头压了下来,“娘子此言差矣,沛哥儿是御史,闻风而奏是他的职责,我言行不当,招惹了是非,他就能参我,和儿子老子没关系。”
刘悦薇哼一声,“儿子参老子,难道是什么好事情?到时候人家又要说他六亲不认了。”
郑尚书拉着老婆的手进屋,“别生气,做御史想出色,怕参人怎么能行。他连他爹都敢参,也不是什么坏事情,至少以后大家都晓得他是个刚正之人。官场上想树立个刚正不阿的名声,可不容易呢。我是他老子,他参一参也就罢了,别人怎么会给他这个机会。”
刘悦薇仍旧气哼哼的,“本来是小事情,都已经解决了,这下子天下人都晓得我是个悍妇母老虎。”
郑颂贤拉着她坐下,“娘子,我肚子饿了,有饭吃没?”
刘悦薇想着他累了一天,立刻又心疼起来,马上让人上了晚饭,“我把孩子们都打发回屋去了,今儿就咱们两个一起吃。”
郑尚书殷勤地给郡主夹菜,“陛下罚了我三个月俸禄,我又要靠娘子养活了。”
刘悦薇看了他一眼,“这么多年,难道不是我一直在养你?”
郑尚书哈哈笑,“娘子说的对,我一个吃软饭的,外头人居然还想让我纳妾。这回好了,我跟陛下说了,我要闭门思过,除了上朝,我哪里都不去,在家里陪着娘子。”
刘悦薇轻哼一声,“这还差不多。”
郑颂贤做了二十多年的尚书,六部都被他转了个遍。总是做吏部尚书,未免有权力过大的嫌疑,虽然皇帝很信赖他,他也不想让人骂他是个权臣。
刘悦薇五十五岁那年,郑颂贤又回到了吏部做尚书。
那年风调雨顺,国库丰盈,到了秋天,满京城桂花飘香。
就在大家都准备庆祝中秋佳节的时候,刘悦薇忽然病了,毫无征兆。
早上起来的时候,她还正常吃了早饭,送丈夫儿子去上朝,回来后和儿媳妇商议给二孙子说亲的事情。
等到中午,她忽然说头发昏,大孙媳妇立刻服侍她躺下了。她临睡前还嘱咐孙媳妇,下午要叫她起来,她要给老头子做桂花饼,晚上过节吃。
这一躺下,她就没醒来。
当天,郑颂贤回来的早,听说她一直睡着,亲自到床前来叫,“老婆子。”
这是两口子近来的戏称,她喊他老头子,他叫她老婆子。
床上的人一点动静都没有,郑颂贤吓了一跳,摸了摸她的手,热的,这才放下心来。
他又喊,“娘子。”
刘悦薇睡得很安稳,脸上的表情很安详。
郑颂贤心里一惊,探了一下呼吸,有气儿,他长出了口气。
他继续喊,“薇儿?”
刘悦薇始终没有任何回应,郑颂贤急了起来,伸手把她搂起来,一遍一遍的喊,她始终没有任何动静。
家里人都惊动了,儿子孙子都带着妻儿过来围在床前。
大孙子打发人去叫了太医来,太医诊治后也觉得奇怪,说可能是惊着了,在床前多陪一陪,叫一叫,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醒了。
郑家的中秋节也没过成,郑颂贤把儿孙们都打发走,他一个人在床前守了一夜,一会儿就喊她,刘悦薇却始终没动静。
好在她还能喂得进流食,大孙媳妇第二天早上喂她喝了一小碗稀稀的粥。
郑颂贤让人去给他告假,他继续在床前守着。
刘悦薇感觉自己好像做了个好长的梦,梦里的前世今生纠缠在一起。一会儿她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整天期待着和三郎在一起,一会儿她是个痛断肝肠的小寡妇,每天看着丈夫的牌位发呆,一会儿她又是那个重生而来的郡主,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她看到了大儿子,那个前半生不太快乐的孩子,一直在努力寻找父亲的踪迹,为父亲报仇,刘悦薇心疼的掉眼泪,傻孩子,爹娘很好,你要好好过日子。
她就这样一直看着,看他报仇,看他释然,看他儿孙满堂,看他走向权力巅峰。
她看到了上辈子抑郁的父亲,看到了那些曾经害过她家人的人都得到了报应,她觉得心里畅快极了。
看完了上辈子,她想醒来,却总感觉自己醒不来。
在她拼命挣扎的时候,耳边忽然传来袅袅佛音,她仿佛听见了自己前世在佛前祷告的声音,仿佛看见了自己捡佛豆时的虔诚,又仿佛感受到了佛祖的禅音。
有个声音在问她,你因执着而来,如今内心的孽障可已消除?
刘悦薇十分着急,“佛祖,信女自重生而来,从未主动害人,一直在救人,几十年来不敢懈怠,救死扶伤、扶老助弱,求佛祖看在信女虔诚的份上,让信女和家人走完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