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二百八十六章 办法比问题多</h1>
“这么说吧,昨天呢,我在人和镇罗家村的一个大爷家里吃了中午饭,那大爷家的条件很差,大爷七十多岁了,他的儿媳妇得癌症没了,留下来将近三十万元的债务。他的儿子呢,在外面干着危险工种还债,家里就那大爷和两个小孙子,依靠大爷的低保金生活,每三天才能吃一顿肉。从大爷家里出来,我又走访了一些村民,这些村民的心声也都和大爷一样,半点都不支持加宽乡村公路的举措。”
韩云帆说到这里,喝了口茶水,就没有说话了。
“然后呢……”李秀荣和刘处长有些不太明白韩云帆的意思,四里八乡穷苦的村民可不止那罗大爷一个,甚至有人比那罗大爷的条件还惨呢,韩云帆说这话究竟什么意思啊。
“你们从这上面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来?”韩云帆看着李秀荣和刘处长。
“还能什么结论,就是四里八乡的村子都很穷呗。”李秀荣冲口而出。
“韩云帆,你有什么话就直接讲好不好?”刘处长催促道。
“你们还记得当初响应国家修乡村公路政策的宣传标语吗?”韩云帆问道。
“记得啊,要致富,先修路……”刘处长的话没有说完,整个人就愣住了,他虽然还不知道韩云帆是不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法子了,但韩云帆的确找到了村民反对修路的关键点了。
表面上,村民反对加宽乡村公路,是因为这乡村公路会占用他们的房屋或者土地面积,让他们的利益受损。
而实际上,村民是认为自己被骗了。
这乡村路修出来了,不少村民还贴了钱和房地面积,结果还是一样的穷。要致富,先修路这句口号,成为了一句空话。
现在又要加宽乡村公路,村民自然就认为,这公路加宽会和之前拥护修路一样,除了让他们的利益受损之外,根本没什么致富可言。
所以,村民就不会再支持了。
“韩云帆,你见过世面,应该明白国家号召修路政策的真实含义啊……”李秀荣的话没有说完,韩云帆打断了,“李阿姨,关键是要让村民明白这茬的含义。村民要是不能理解,说再多,都没啥用啊。”
“我们又何尝不知道这些,可现在的农民基本上文化偏低,甚至还有不少人斗大字不识一箩筐,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呢。要让他们正确理解这要致富先修路的含义,太难了。”刘处长摇着头。
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号召村民加强文化学习。可村民根本就配合,在他们看来,有空看书,不如抓紧时间去地里锄地来的实在。
村民的眼里,读书没啥用,抓紧时间干点农活儿,比啥都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