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1459章 金陵震动</h1>
不管是皇家银行还是帝国发展银行,这两家银行虽然一家是属于皇室资产科,一家是属于国企部,而且都是属于全资控股的那种,天生就是带有浓厚的官方背景。
因此在很多时候,这两家银行都是不得不为官府而服务的,比如说早年中央财政缺钱的时候,发行国债总是回想起他们,而最近这些年,大唐帝国已经是很少发行国债了。
但是不代表着他们不用支持帝国发展了,帝国要做什么大事情又缺钱的时候,就是需要他们站出来了,比如说当年的水利工程,帝国一时半会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所需的很多款项都是这两家银行垫付的,没有利息的那种哦。
后续的全国交通工程,大量的官道修筑工程同样也是如此,贷款的利息都是非常低的。
除了中央工程外,众多地方衙门的基建工程,大部分也都是找这两家银行贷款的。
同时,帝国方面为了扶持工商业的发展,尤其是特定的高薪技术行业的发展,也是会让这两家银行进行配合,提供大量的低息贷款给企业。
这些,都是这两家银行所背负的政治任务。
但是,他们从本质上来说依旧只是商业银行而已,这两家银行本身是属于官方银行,但是彼此的竞争依旧非常激烈。
更加重要的是,他们还面临着众多民营以及部分地方官方银行的竞争的。
截止到宣平二十三年,大唐帝国登记注册的商业银行一共有三百多家,光看这个银行数字就可以知道银行业的竞争有多么的激烈了。
这三百多家银行了,除了特殊的皇家银行外,国企部全资控股的有帝国发展银行,大唐南洋银行,不过大唐南洋银行是一家两年前才成立的银行,而且其主要业务是针对海外贸易市场,除了在国内的数大的沿海贸易城市开设分行外,他们还在琉球府、扶桑列岛、吕宋府、万丹府、马六甲州、戈河州等地方开设分行,所以这个南洋银行和国内本土的银行业没有多大的关系。
此外还有二十多家同样具有官方背景的银行,也就是最近十年陆续成立的地方官方银行,这些地方银行,普遍是由地方财政出资成立,其股份以及收益都是归属地方财政,当然了,就和其他的地方官办企业一样,这些地方银行的管理权也不是在地方财政手里,而是在国企部手里。
这些地方官办银行规模有大有小,规模有比较大的上海银行,金陵银行,不过是即便是这两家比较大的银行,其业务范围一般也都是局限在当地,比如说上海银行,其体量虽然不算小了,但是主要是依托松江府,顶多就是覆盖了江南道的另外几个府以及一江之隔的扬州还有南边的杭州等地而已。
所以这些地方官办银行虽然不算少,体量大多也不差,但是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局限性。
而真正更具竞争力的,实际上还是大量的民营银行,这些民营银行有大有小,其中规模最大的直隶纺织银行,这可是全国第三的银行,其分行可是不仅仅局限在直隶四道一府,而是遍布全国的。
当然了,他们也是不可能和皇家银行和发展银行一样,做到全面的无差别覆盖,基本上每一个县都能够找到上述这两家银行。
直隶纺织银行虽然也做到了全国覆盖,不过侧重点主要还是依托在经济比较良好的地区,而对于一些偏僻的地方,基本上只是在州府级别的城市开设分行而已。
规模庞大的直隶纺织银行之外,还有不少的实力不弱的中等银行,比如说北方银行,广盛银行等等,虽然说看起来只是偏偶一方,但是在当地的影响力都很大,比如北方银行,依托天津,覆盖了北方的多个省份,山东和河北就是他们的大本营。
广盛银行也是依托广州,覆盖了两广江西和湖南等地。
至于小规模的民营银行,那就是更多了,足足两百多家呢,而这些银行能够生存下来,自然也是有着他们的特殊优势。
国内的三百多家银行彼此竞争,手段可是相当惨烈的,其中最显著的变化莫过于存款利息了。
要知道当年皇家银行刚开业的时候,人们存钱非但没有利息,还得给手续费呢。
但是后来随着银行的增加,竞争压力大,有些银行为了招揽存款,竟然是给出了存款利息,而后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是迅速跟进。
最后,到了现在,存钱到银行,非但不用什么手续费,还能领取存款利息呢,尽管这个存款利息很低,但是总比没有好啊。
有了存款利息的压力,这些银行在发放贷款的时候,自然也就更加注重利息收益了。
哪怕是体量庞大,同时还带着政治任务的皇家银行以及帝国发展银行,也是不得不更加的慎重。
尤其是铁路建设贷款,这些贷款可不是一年两年的短期贷款,而是十年往上的长期贷款呢,这如果不收利息,甚至是利息收的少了,他们还玩个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