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397节</h1>
北王是一块硬骨头,不对,是刺猬。
是碰扎谁的手,想要拉拢,又拉拢不了。
北王不把皇上看在眼里,以北王府的名义,向北林发征战檄文,皇上也捏着鼻子认了。
北王的兵马说消失就消失,说出现就出现,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瞎子。
不认,不当瞎子能如何?
他可以杀了北王,但不能把北王逼走,不能把北王的兵马逼走。不然,他这个皇位,都有可能坐不稳。
先前,南凉、西凤和北林三国联手攻打东林,就是最好的例子。
要不是他棋差一着,没有弄死北王,反倒让北王把兵马悄悄的转移到荣兰,南凉、西凤和北林三国,又怎敢对东林出兵?
有北王坐镇,有北域兵马坐镇的东林,就是猛虎,谁也不敢惹。
这些道理,他不止一次跟武王说过,但显然……
到现在,武王还是不能接受,也不能认同。
不过,武王好歹知道,下圣旨斥责北王无用,知道用兵了。
要知道,先前他问武王如何处置北王的问题,武王都是一句:“下圣旨召北王回来,让他把兵权交出来,进京认罪。”
“抗旨是杀他的大罪,北王他敢抗旨?”
“下旨,杀了便是。”
这话确实符合“帝王”的高傲,但……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当皇帝也没有这么简单。
像北王这样的人,先不说他的能力能让所有帝王垂涎,任何一个有野心的帝王都舍不得杀他,就说凭北王的能力,谁能轻易杀的了他?
像北王这样的人,如若不能一击将其狙杀,就绝对不能动他,不然……
打蛇不死,反受苦害。
就像他现在这样,他驾驭不住北王,也不敢说能杀得了北王,只能默许他的行为,假装不知,对外说北王的一切行为,都是他这个皇上允许的,是他放给自己扯一块遮羞布。
这种放任是不得已而为知,但何尝也不是一种策略。
放任北王为所欲为,放任北王不将他这个帝王放在眼里,放任北王与其他三国为敌。让北王去对付其他三国,或者让其他三国,对付北王,他这个皇帝坐收渔利,岂不是更妙?
要知道,除非他这个皇帝,做出什么惹怒民怨的事,不然……
北王绝不敢轻易谋反。
一旦北王谋反,就是乱臣贼子,天下百姓不会同意,满朝大臣也不会同意。
知道武王打小没有接受过帝王教育,不懂驭下之道,不懂平衡之道,皇上对武王的回答,虽有失望但无不满,他耐着性子一点一点掰碎了,把里面的道理说给武王听。
武王听了,不断的点头,一副很认真的样子,但是……
皇上看到了他满不在意的神情,和不屑的眼神,不用问就知他没有放在心上。
武王离去后,皇上重重叹了口气,心底涌出一股浓浓的无奈,还有自责。
他就不明白了,他不算多蠢的,她更是聪慧透人,本事比男儿还要强,他们二人生出来的孩子,怎么就一点也不像她呢?
除了长相堪堪有几分相似外,旁的一点也不像。
是因为,打小长在外面,被谢老太爷养蠢了的缘故吗?
一定是这样的!
他们的孩子怎么可能蠢,一定是谢家把他的皇儿养蠢了!
皇上给武王找到了理由,心中那一点点失落,便被愧疚所取代了……
如若,他能早早的找到这个孩子,他的皇儿就不会被谢家养成这般样子了。
这一切,都是他的错……
北王凭借一纸檄文,挑得北林大乱后,并在仪仗亲王的恭迎下,来到了北域二十万大军驻扎的地方。
说来,也是老地方。
北域大军驻扎的地方,就在嘉云关,也正因此,北王失踪的三个月内,南凉、西凤和北林三国的大军,便是蠢蠢欲动,也不敢劝易攻打东林。
北王手下这些兵,可是常年与魔族战斗的。北王手下这些兵,不说个个可为将材,那些领军的将军,确实个个都能独挡一面。
没有北王坐镇,没有苏慕白指挥,他们的实力也许会弱上三成,但就算是这样,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更不用提,他们占了天时、地利。
有这二十万大军镇守嘉云关,四国和谈才能继续,那几座被南凉、西凤和北林占据的城中百姓,才能平安的活下来。
这些人回来后,朝廷没有为难他们,但也没有优待。皇上匆匆派了应颐前来接管,然而让皇上失望的是,应颐还没有驯服狼群,北王这个狼头就回来了。
大军潜藏在山中,要走进嘉云关,需得走一条长达三十八里的羊肠小道。
小道只能容两人并行,兵马进去后,要退出来就难了,只能硬着头发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