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类似的伤员么?”严教授问到。
“没有了,这是最后一批。”去接伤员的大夫说到:“大部队开进去,虽然路还没通,但抬着担架,已经尽量把前面的重伤员都运下来了。我问了情况,说是做手术的两位军医,第一批次从前面下来,现在不知道在哪家医院呢。”
严教授有些遗憾。
像是这种大牛的神级医生,能来自己这里,一起合作,是多么让人开心的事情啊。
可惜了。
不过严教授确定,他们一定是在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和自己一起并肩战斗着。
……
……
省二院,一辆辆120救护车开来,把伤者送到,又再次返程,不知疲倦。
急诊医生瞄了一眼,患者身边放着一个塑料的文件袋,里面有白纸。
“是蓬溪乡送来的。”他很肯定。
在这种海量伤员被送下来的时候,还能保留治疗过程或者病历,是一件极为罕见的事情。
第一次接到这种患者,他也很诧异。可是文件夹里的病历与就诊流程,伤员来源,写的清清楚楚,甚至送伤员的120急救车上的医生说,伤员做了编号,号码千万别弄丢了,以便日后亲属寻找。
千忙百乱之中,还能心细如发,这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与无限的精力付出。
急诊医生打开透明的文件夹,看了一眼上面写的经过,道:“送去骨科,是骨盆骨折介入术后的患者。输血的袋子,别忘了交接一下。”
“好咧。”几名志愿者已经熟悉了这里的工作流程,清脆的应了一声。
其中一人是新来的,看什么都好奇,见这名患者和其他人不一样,有些奇怪。
但他没有马上就问,送伤员去相应的科室,这是眼前最重要的事情。
一路奔跑,把伤员送到骨科,做了交接。
“老哥,这个伤员怎么还有病历?”新来的志愿者问到。
“蓬溪乡医院那面,是前哨站之一,有些伤员伤势比较重,在那面就直接手术了。从蓬溪乡下来的,都有透明的文件夹,里面有一份写着伤员救治过程的病历。”
“我之前去过前面,不过不是蓬溪乡。”另外一名志愿者来的更早一些,知道的情况更多,“其他地方就没有蓬溪乡这么井井有条了。我听说,第一波去前线的华西外科医生,有很多在蓬溪乡医院做手术。再有就是,那面好像有一个志愿者全权负责琐碎的流程。”
“志愿者?和咱们一样?”
“一样?你开什么玩笑。下次你问问120急救车上的医生护士,知不知道蓬溪乡的宁叔。”
“这才多久,都有名号了?”新来的志愿者惊讶。
“那帮小护士都管宁叔叫男神,医生一个个也都佩服的五体投地。能最短时间把一个前哨站捋顺,连病历都有,这是一般人能做的么。”
“也是志愿者么?听起来好厉害。”
“据说是第一时间,搬空了一家家乐福的仓库,带着大车队来支援的。后来在华西帮了一段时间忙,陆续有部队开进去,他就去了蓬溪乡医院。”
“要说中华大地苍龙卧虎,还真是啊。”一名志愿者感慨。
“把手头工作做好,咱对得起自己就行。”
“要是有机会,我也想去看看宁叔。最起码回家后,有的跟人说。”
“别扯淡,抽时间好好睡一觉。大部队刚进山,这才开了一个头,还有的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