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31章 深耕涪陵郡(八)</h1>
本来按照关仪原来的想法,是先发展各种产业,逐步的产生利润。有了利润之后再用比较丰厚的薪酬慢慢的吸引附近的五溪蛮人归附。他在田家寨一次性只要了20人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覃家堡一战收获太丰,突然之间手里多了那么多人口。这就促使关仪改变了步骤:先负债扩大产业规模,然后用大量的产出来还债并且盈利。
现代社会早就证明,农业能够接纳的人口是极少的。更多的劳动力,需要工业和第三产业来接纳。
在这样一个时代,第三产业是不要想了。比如说,涪陵郡境内的大山,很多都是中空的,里面都有大小不等的溶洞。后世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中国十大最美洞穴。前四名里有三个都在蜀汉时代的涪陵郡境内(贵州织金洞、武隆芙蓉洞、丰都雪玉洞)。可是这个时代能搞旅游业么?
所以,还得从手工业方面想办法。
收兵回涪陵郡后,黄崇、杨宗分别回cd、永安去了。关仪召集麾下幕僚,开始对一千一百多俘虏进行分配。
首先就是扩大桐油作坊。关仪要求简单从俘虏中选三百人出来进入桐油作坊。这三百人的要求是:不能单身一人,必须拖家带口,最好是有小孩的家庭。这些人进入油坊后,成年男子每天负责外出采集油果,妇女和儿童则负责在作坊中将油果捣碎、过滤。关仪对油坊的管事关大头交待道:每天给外出采集果实的男人定下基本量,达不到的回来要抽鞭子。达到了的除了给足食物外,还按多出十个油果多给一文赏钱进行激励。至于敢偷跑的,呵呵呵,他留在油坊的老婆孩子那就全部拉到土里去做肥料!
然后关仪又让李密去选了五百人,在一队郡兵的监督下,这八百人的工作就是烧山开荒。要把涪陵县城外关太守亲自选定的两座山头上的杂草灌木什么的统统清理掉。然后还要给土地松土——本太守的土豆在这一年的八月底获得了大丰收,手里的土豆已经超过了一千六百颗。到了明年这就是六千多株土豆苗,再在太守府衙后山的试验田里种植就不够了,所以开辟新的山头势在必行。
而且这两座山头是关仪精心挑选的:和周围的山峰相对独立,山腰以下地势险峻,出入不便。山腰以上山势反而变缓,土层较厚。这样一来,以后只要在仅有的几个出入口设上重重关卡,就能够保证土豆种不会轻易外流。
剩下的三百人里,关仪让孙刚挑走了两百人。圈舍里的母猪猪崽现在已经有七、八个月大了,再有两个月就该配种了。养了七、八个月的阉猪虽然因为饲料里没有加各种激素,其生长速度比不上现代的养殖场,但根据孙刚的报告,目前大部分阉猪的体重已经超过了三石,无限接近了四石。体重大了,阉猪每天对饲料的需求都在疯涨,而长肉的速度却越来越慢。所以,最多还有两个多月,进入腊月后,这些阉猪就该统统杀掉了——这个时候预分配一些人手给圈舍还是很有必要的。
还有一百多人,是覃家堡里的最底层。很多都是覃家堡多年来从其他村寨劫掠来的人口,平时基本属于奴隶身份的。这些人在战斗结束后的批判大会上也是表现最为积极,普遍都亲自动刀杀了自己的头人。在立场上,是关仪最可信任的。
这些人,关仪计划把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交给糜安。让他们去学习操船。可以预见的将来,涪陵郡的产出会越来越多,复兴社迟早需要建立自己的商船队。
最后剩下的十七个人,是对太守府的征伐态度最积极,头脑也比较灵醒的。关仪把他们全部交给了简单。简无双一寨一路睡过去的目标,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呃……兄长大才,其他人的分配弟没什么异议。只是这负责开荒的五百人……”
“无双想说什么?”
“兄长,那两座荒山种不了水稻也种不了小麦啊。开出来干嘛呢?再说了,就算是开荒,开荒完了这五百人又干嘛去呢?”
“呵呵呵,无双长进了。居然知道水稻、小麦应该怎么种了。这点你不用担心,今年年底为兄就会告诉你怎么分配这五百人。到时候啊,这人手还要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