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卷时,阅卷官大动作做不了,可小动作还是可以动动心思的,尤其是最后确定副榜名额时,相信有了这份诏书,在座的存有小心思的人皆会斟酌一番的,是人头乌纱帽重要,还是人情钱财重要。
果然,当诏书传送一圈下来,众人皆变了变脸色,绝大部分是惊怒的表情,甚至有xing情耿直的阅卷官出口大骂那些闽地帮忙作弊的地方官员。
见收到效果,房官把诏书呈给主考官再传给下一个阅卷房的卷官。
随着发榜日期的临近,整个平江府也跟着躁动起来,那些外地的秀才为了观榜,没有离开平江府。
每日不是借着组织诗会以文会友结jiāo人脉,就是在茶馆里讨论秋榜。
期间谭璇接到过两次邀帖,去了一次觉得实在无趣,第二次找了个借口推脱掉了。
在众考生焦躁的等榜的时,那些被关在贡院中近半个月的阅卷官们同样难挨。
“老夫认为此卷当得了最佳!”一胡须全白的房官指着上面留着不少批语的试卷道,批语皆是夸赞溢美之词。
“我赞成李老的主张,那篇商货流通之道的策论,见解独到,章义尽显,笔力深刻,言之皆物,乃上上佳作。”另一位中男房官满意的颔首道。
能被标记为圈状符号的,则代表的是佳作,多被传看的。
“可此卷也可当得第一,遣词雍容大气,层次递进,条理明晰。”另一位房官把首荐的试卷往众人跟前推了推,同样上面画满了圈圈,注着批语。
接下来便是一番争论,僵持不下时,等待着主考官拍板定案首。
…………
八月二十九,乃乡试放榜之日。
“小表哥,
分段阅读_第1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