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一九〇章 蛰伏待机吕惠卿</h1>
“你说林昭在钱塘县没有推行青苗法?”听到弟弟吕和卿的说法,吕惠卿当真有些惊讶,旋即心中涌起无限惊喜!
吕和卿在扶灵南归,安葬了哥哥吕升卿之后及时返回了汴京。一来是因为大哥吕惠卿需要帮手,另外一个就是想要尽快谋划个办法,对付林昭,报杀兄血海深仇!
不过回到汴京之后,大兄吕惠卿却变得很谨慎,不让他随便轻举妄动。
吕惠卿深知,贸然动手,不见得能占便宜!
吃一堑长一智,这次要还是不长记xing,那可就真有些可悲了。何况王安石已经让其儿子王雱打过招呼,让自己与林昭先行放下恩怨,以大局为重。
这种情况下,吕惠卿有选择吗?他不敢轻举妄动,生怕再次出现赔了兄弟又折兵的状况!
再者,吕惠卿发现,皇帝对他的态度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越发的冷淡了,这让他很不解,也很是担心。
皇帝的宠信程度直接关系了地位与前程,吕惠卿很是诧异,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突然间就失宠了呢?并没有得罪官家啊?
对此吕惠卿多有不解的,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利用皇帝的伎俩已经被看透,兀自恍若未闻。殊不知皇帝赵顼早已经了然于心,只是看着他还有价值,还用得着,故而没有为难他罢了!他更不知道实际上是林昭暗地里的算计,尚且一头雾水。
但是这种明显的信号,即便是摸不着原因。也让吕惠卿有些惶恐。故而需要格外的小心翼翼。加之制置三司条例司被裁撤。他这个风光一时的检详文字也瞬间失业了。
虽说他还有很多头衔,比如司农少卿,太子中允,甚至还有崇政殿说书的荣誉,可到底有些今非昔比了。无论是权势,还是自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检详文字虽然职位不高,可变法的条文都是自己一手起草的。起草一个国家的律法,责任是何其重大。地位之高不言而喻。尤其是那种感觉,更是让吕惠卿享受,可是现在,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所以吕惠卿低调了许多,这段时间一直蛰伏着,虽然恨透了林昭,却并没有贸然出手,而是一直在静静地等待机会。
蛰伏待机,因为此番的变化,吕惠卿学会了一件很重要的特质。在此后的政治生涯之中。这一点对他影响甚大……
吕惠卿变得低调了,很多人并不知道内情。还以为他是因为弟弟去世,尚未走出悲伤的缘故。实际上这厮越发的开始装深沉,越发的让人看不透。
一直到了四五月间,夏收开始之后,谋划制定许久的青苗法开始初见成就。各种好消息传来汴京的时候,吕惠卿才露出久违的笑容。
毕竟这些都是他参与制定的,自豪与兴奋那是应该的。
不过更让人兴奋的消息还在后面,那就是吕和卿从杭州打探而来的消息——林昭竟然没有推行青苗法!
这绝对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吕惠卿得悉之后,顿时兴奋不已!
他是王安石的左膀右臂,平ri里也是在中枢之地,天子身边出入,对于皇帝赵顼和王安石的心态都有所了解。
知道他们对林昭寄予厚望,正是因此才让他的报仇之举多有忌惮,不敢贸然。
不过有句话叫做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官家与王相公亲睐有加,寄予厚望是好事。可若是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会让他们更加的失望!
唯有如此,当林昭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下降之后,才有报仇的机会!
原以为林昭会很谨慎,自己要蛰伏等待许久才会有把柄可抓,万万没想到,林昭竟然如此大意。不推行青苗法,林昭的脑袋让驴给踢了吗?吕惠卿一想到这里,就忍不住好笑,似乎遇到了奇葩一般,乐开了花!
皇帝赵顼与王安石如今最在乎的是青苗法,钱塘县更是最早成为推广试验地,去年秋天林昭已经耽误了。那个可以说是因为秋雨灾害和粮食问题造成的,可是今年呢?林昭还是迟迟不见动静。
不管他有什么理由,抑或者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掩饰不了抵制青苗法的事实。没错,不推行就是抵制!
别人不推行,抵制青苗法也就罢了,可是你林昭……
在很多眼中,林昭新法一系中的佼佼者,王安石最看重的人物,是可以拿出来做招牌的。
加之因为林昭搞过那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满朝文武对其很是熟悉,关注度很高。现在搞出这么一出,算什么?林昭抵制青苗法,难不成是内斗?心腹之人都不支持,让外人怎么能接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