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沉夹起餐盘里的清炒西兰花:“三天。”
好……难吃。他皱了皱眉,强迫自己咽下去,并悄然打定主意,以后坚决不碰学校里的西兰花。
“三、三天……”
这首协奏曲总共四个乐章,第一、二、四乐章都有两到三个署名,唯有第三乐章,署名只有谢沉一个人。
杨司乐吃不下饭了,这还没到正式比赛呢,他就已经能预想到自己被一众大佬吊打的画面。学神与学废之间果然有壁。
“你写的是独奏?竹笛?没搞错吧?”
“没搞错。第二乐章是快板,高亢热烈,描绘的是当主人公终于决定摆脱麻木的社畜生活,抛弃一切回乡下种田时内心的狂喜。第三乐章,归隐山野初期的好奇和悠闲,再渐渐转向孤寂、沉郁,平滑地过渡向第四乐章。”
“写的时候脑补的音色是箫,但是——”单独买的糖醋肉还可以,谢沉的语气不由自主地轻快起来,“我不认识学箫的,所以就改成了竹笛。”
杨司乐懵了。
他咬了咬自己的舌尖,痛,不是做梦。谢沉是真的不对劲。
他扬起一边眉毛,试探着问:“你今天……心情挺好?”
谢沉停顿片刻,感觉了一下:“和往常一样啊。怎么?”
杨司乐疯狂摇头:“不不不!不一样,太不一样了。”
“这说话风格,有点像楠哥,还有点像……”话到嘴边却差了点意思,他一时没分辨出来究竟像谁,“还有点像……像谁来着?”
“像我。”
一个只打了两份素菜和半截煮玉米的餐盘被放在杨司乐对面,林漓毫不见外地在谢沉旁边坐下了。
杨司乐一拍脑门儿:“对!像学姐你!”
谢沉不解地看了看他俩:“有吗?”
杨司乐十分肯定:“有。”
林漓用套在手腕上的黑色橡皮筋利落地把头发束成高马尾:“说明我融入得还不错,带动了谢学弟的发言积极性。”
杨司乐摆动筷子:“能带动我们贝斯手的发言积极性不叫融入得不错,那叫融入得相当好。”
被当成友谊标准的贝斯手低头吃饭,不肯说话了。
林漓慢条斯理地啃青菜叶子,见两人突然没了下文,便活络道:“你们接着聊啊,我就是……随便坐坐。”
杨司乐被提醒了正题,没能察觉到她语气上的微小异常:“谢沉,你为什么不在西洋楼里找个吹长笛的,离得近排练又方便。”
谢沉嚼东西的时候绝不会说话,林漓见他为了回答杨司乐的问题加快了咀嚼速度,干脆替他抢答:“加民乐乐器是特色,评委打分会高一点,对吧。”
杨司乐笑了:“怎么可能,谢沉不是那种……”
还没等他把堂堂作曲系年级第一和寝室里那三个卑微分奴区别开,年级第一就不打自招了。
“对。”谢沉吞了食物,顺着林漓的话接下去,“你不是想赢那八千块么,拿高分最重要。”
杨司乐没想到,人人自危无暇他顾的复习周,谢沉还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你的组员同意吗?”
“整首协奏曲的创作基础是我构思的,第三乐章也是我自己写的,你演奏第三乐章需要除我以外的谁来同意吗?”
杨司乐知道学霸说话拽,但不知道学霸说话居然可以这么拽!
但他仍有所顾忌:“我竹笛水平真的很一般,年级倒数第一百名,怕把你辛辛苦苦写的作品给毁了,要不我帮帮你问问我室长?他年级前二十。”
谢沉:“分钱会出问题。”
林漓挑眉:“这是直接默认自己得奖了?”
杨司乐想想也是,他和谢沉是乐队成员,拿了奖能给乐队添一两件好点的设备,没拿奖也无所谓,不会觉得努力白费。可换一个人来就不一定了。
谢沉吃完饭,端着盘子起身:“考虑好了给我发消息,我先走了。”
林漓有些讶异:“这么快?还吃这么少?”
杨司乐答:“他午饭只吃十分钟,十分钟里能吃多少算多少,忙着呢。”
所以之前他和陈楠始终约不到他一块儿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