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着小玫瑰的明信片,原来他也有一份。
祁燃没忙着收拾,拿在手里认真地看每个字。那么简单直白的话,寥寥三行一眼看尽。却仍旧看了许多遍,看得忍不住笑起来。
喜欢你。喜欢你。喜欢你。
**
年后开工,周舟看自家哥哥的眼神都不太一样了。
自从小助理知道手术事件的始末以后,祁燃怀疑自己在他心里的形象正往恋爱脑方向发展。但也没想着要解释什么,该工作工作,该休息休息。
没两天过去还是他自己忍不住了。趁车上只有两个人,扭扭捏捏问祁燃,“哥啊……你真的想好了吗?怎么说这都不是个小手术,一辈子的事儿啊。为了那么一个人值得吗。”
好像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因为纪寒景才下定决心的。
祁燃想,或许应该着重谈一谈自我实现的意义,恍然又觉得,他们这样认为好像也没有错。
如果不是有纪寒景,在他心中的天平一侧落下不容忽视的分量。那么即使他得到了这样一个手术的机会,恐怕也会瞻前顾后。即使想做,也免不了被周围人或者自己心里的顾虑影响而犹豫不决。
但是因为有纪寒景,他做决定就变得没那么艰难了。
这也是你给我的勇气吗。
祁燃靠着椅背,腿上还放着次日拍摄要用的台本,手指摩挲着空白处的笔记,坦然地笑了笑,“当然……值得啊。舟舟,等你也有了喜欢的人就知道了。”
周舟一声叹气。
“啊对了,明天你有空帮我买两套明信片来吧?最好是跟城市印象有关的那种。”祁燃嘱咐,“挑好看的。”
也不是什么难事。周舟答应下来,回到酒店督促他早点休息,“明天一早要到片场准备,那么多前辈在咱可不能迟到。”
“知道。”祁燃说,“你也回去早点睡,免得明天早上还要我叫你起床。”
“嘿……行。”
恋爱脑归恋爱脑。不用他提醒,一进组祁燃就自动调到工作模式,早上自然醒时间跟闹钟差不多准时。
剧组这时的拍摄已经完成了大半。他的戏份也不多,半个多月就能拍完。
大概因为组里德高望重的前辈有许多,整体氛围要比之前拍《执意》时更严肃些。祁燃开工第一场就是群戏。一大家子三代人凑在一起,但看那一圈十来个机位就知道这是场是重头戏。
围绕主角家中小妹为了爱情要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掺杂着七大姑八大姨的支线矛盾在这时一齐爆发。
稳坐在人群正中央的祖母把握着这场戏的主要节奏。见儿女们各执一词,无奈地叹息,转向祁燃道,“从烁啊,你懂得多,来劝劝你妹妹。让她不要这么任性。”
这段里,关从烁的任务是以国外进修过的过来人身份规劝妹妹,不要被男人迷惑,要多为自己的前途着想。
对比前一晚周舟对他恋爱脑的评价,这个劝人家不要被男人迷惑的戏份就显得格外喜感。
余光里祁燃甚至都能看到自家小助理又在暗戳戳地叹气了。
大群戏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又要相互配合,想要个别出彩是不容易的事。一旦有争抢就会得扎眼。
祁燃在这种场合里向来求稳,恰好角色人设也很符合,就不紧不慢地跟着走。拍了许多条,一次ng都没背过。配合大家顺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拍出最好的那条。
且不论专业能力如何,这样的态度本身就很容易令人心生好感。
他进组晚,前辈们却都很和蔼,平易近人。对待他的态度也像对家里孩子似的。相处时间短,恰好又应了关从烁留学多年回家的些微疏离。拍摄时整体感觉非常融洽,顺利收工时还被导演夸了一条。
祁燃原本有些担忧,之前在《执意》组里是跟纪寒景他们一起拍摄,得到称赞都是彩虹屁居多。如今在完全独立的环境里被初次合作的导演肯定,心里踏实了不少。
除去这些,他还在剧组里见到了意料之外的人。第二天晚上收工回来,酒店大堂里偶然发现孙琰也在。
像是戏剧性的预告,看到孙琰之前周舟他们就正说人家的八卦。
当天是四个人,他跟周舟还有两个工作人员,收工回来没立刻上楼,一起坐在底下点了喝的聊天。
短短两天,他的小助理就跟剧组的兄弟姐妹们混熟了。把道听途说的八卦讲得像模像样,“听说他好像是跟副导演打过招呼,开拍前才换进组里来的。”
“演那个小妹的男朋友,戏份不少。摄影助理说他年前都拍了一个月了,这都快杀青了。”
“哦呦~”
从旁人讲述时隐秘的眼神里,祁燃能察觉到某些不快的信息,一直没有搭话。
他收工回来累了。就坐在窗边的卡座捧着热奶茶,心不在焉地听其他三人讲八卦,顺便缓慢思考等下回去要在明信片上写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