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玄幻小说 > 唐朝最佳闲王 > 第三四六章:幸福不能来的太突然

第三四六章:幸福不能来的太突然(2 / 2)

常平仓最大的作用有两个,一是灾年开仓赈灾,如果之前常平仓都是满仓,那么三年的灾害根本没有任何影响,顶多也是吃空常平仓而已,接下来两三年能恢复,根本不用担心。

而另一个作用,是用来抑制粮价的,虽然粮价限没有公布,但朝廷内部还是有条红线的,一旦超过,常平仓会立即放出大量的粮食,直到价格低于红线一定距离才会收手。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叫国家调控,一种很霸道,很不讲理的操作手段,但现阶段来说,这种手段受益的是百姓,而不像后世那种变了味的调控。

房玄龄点了点头,继续下调粮价限,这个早在预料之。

如今各地常平仓储位最少的也差不多占满了八成,多的甚至都快满了,或者已经满了,如果不及时处理掉,今年的新粮怕是没地方放了。

“朕考虑了很久,决定从今年开始,农业课赋降低二成……”

‘嗡……’

李元吉刚一开口,整个内阁便乱作一团,根本顾不这里是什么地方。

如果粮食保护价格调整算是一枚重磅炸弹的话,那么大臣们只能呵呵了,这才是真正的炸弹,还特喵的是重磅炸弹。

“陛下,是不是有点急了?”连一向稳重的李勣,一个对钱粮课赋等事没有职责的兵部尚书,如今也终于是忍不住的站出来发出了反对的声音。

这些大臣们都知道,李元吉大力推广商业的最终目的,是想通过商业税收来改变当下的税收模式。

如今朝廷的主要收入来源来便自于农业课赋,降低二成,别看李元吉说的挺轻松的,可全国下来,朝廷要少收多少钱?

好吧,少收也算了,问题是商业税收,去年对朝廷财政的贡献还不足一成,甚至连半成都不到。

这么一来,今年朝廷的收入少了,很多事情想干也干不了。

可问题在于,现在朝廷各处都需要用钱,没钱没办法发展,没办法发展,满足不了李元吉提出的目标。

“朕算过了,各地的金矿银矿铜矿开采过后,提供的资金不止两成了,朕没别的想法,是觉得百姓肩的担子太重了,想给他们减减负。”李元吉叹了口气,犹豫了很久,权衡了很多利与弊,虽然的出的结论是弊大于利,但还是要做。

虽然这么做会导致资金不足而影响全局的战略部署,但好处也不是没有,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朝廷的收入没少,只不过是没有太大的增加罢了。

但是民间却会因为这二成的课赋,而迅速的安稳下来,倒不是对现状不满意,唐朝的课赋并不算高的,古代课赋最高的是宋朝。

但习惯了不交公粮的日子以后,李元吉也总想着也让唐代百姓享受一下后世的待遇。

虽然两者不尽相同,但其实也没差多少,当然,现在这个情况要后世恶劣了很多,因为当下工业,商业经济远不如后世取消公粮的那个时候。

李靖努了努嘴,不敢继续开口,事实他已经有些后悔了。

其他的大臣也同样不敢开口,不是因为事不关己,而是实在没这个胆量去反驳。

如果他们不顾一切反对的话,不管他们的目的是不是为了朝廷着想,可在这种事情,百姓可不管你的初衷是什么。

皇帝想给百姓减负,大臣却不同意?除非他们想试验一下夜晚在家睡觉的时候房子会不会塌,否则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不敢出面拒绝。

这可是会让天下人痛恨的行为,难道非要把自己搞的千夫所指,万人唾骂吗?

当然,不怕死的人还是有的,唐人的骨气也还是有的。

“陛下,两成的确多了些,陛下体会民间疾苦,这些大臣们都知道,百姓们也都知道,可前提是必须要保证朝廷的计划可以顺利的进行,倘若连朝廷都无法支撑下去,又谈何保护百姓?

金矿、银矿、铜矿的收入是可以抵消这些,可那并不是能立即拿出来的,一时半会儿的补不来,很多事情也没办法做。而这个时候让朝廷的步伐慢了下来,真的有好处吗?

臣倒是不这么觉得,臣觉得陛下应当大刀阔斧的改革,不要在乎一朝一夕的得与失,倘若将十年的事情,放在五年内完成,那么剩下的五年,是不是可以减免更多的课赋?

而课赋,对于现在的百姓来说也并不算重,加粮价越来越低,百姓的要求其实也并不高,能填饱肚子行了,有时候,幸福不能来的太突然,不然以后不幸福的时候,人是会受不了的。”魏徵据理力争道。

有人不想背负这个骂名,但他却不行,不管这个骂名来自于朝廷?还是来自于民间,他都必须要站出来,把这口巨大的黑铁锅给背。

魏徵不会站在任何一个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他的位置,永远是站在朝廷这一侧的,是朝廷,不是皇帝,这件事对朝廷弊大于利,所以他要反对,没得商量。

“有些道理朕也知道,先降一成吧,其他的日后再说吧……”魏徵的最后一句话提醒了李元吉,幸福不能来的太突然,不然是会出问题的。

最新小说: 末凌 你让我贷款修炼?我直接物理消债 DC:我,假面骑士才不是邪术师 重生华娱,从攻略95花开始逆袭 火影之平民炮灰从三身术开始 亮剑之人形自走炮 斗罗:精灵降临,吾乃创世神 全职法师:开局获得沙漠皇帝分身 斗罗:武魂九尾狐,我乃白之狐帝 全职法师:冥河主宰,但生灵之主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